第190页

严氏看楚沂这样子,心里也不太好受,甚至有些心疼。别的姑娘都有的东西,小娘会准备的东西,楚沂现在才有。

她本来想过年再跟楚沂说说记到正院的事,看她这样,心里不好受,现在就说了。“你慢慢吃,一边吃一边听我说,我想着你小娘过去多年,你又跟正院亲近些。眼下圣上赐婚,庶女的身份到底是不太够的。我和你父亲商量着,等过年的时候向宫中请旨,把你记在我名下,日后你就和你长姐二姐一样。”

如今楚沂在楚国公府,管着家事,没人敢轻视她。记名没什么不同,其实就是族谱上换个名字,日后每月月银再多上十两,其他的和现在也没有什么分别。

别人看她,没比嫡女差什么,当楚国公府的脸面,楚沂比谁做得都好。落落大方,还不冒头。

楚沂和于小娘没什么感情,眼下把自己记到正院,的确是最好的出路,日后说出去也好听一些。

她点了点头,“女儿全听母亲安排。”

严氏笑了笑,“就这么一件事,行了,你快吃吧。”

她不禁想,于小娘是个没福气的,楚沂这么好的女儿,也没得几日孝顺日子。

等把楚沂记到正院,多给于小娘烧点金银元宝,盼着她早日投胎吧。

楚沂觉得这个面出奇长,还真的是从头吃到尾,碗里的面吃完了,卧着的荷包蛋就溜到了最下面。

汤面上浮着细碎的葱花,吃完这面楚沂就半饱了,又吃了两个圆滚滚的包子。心里也盼着明年喜气洋洋。

最后又喝了盏燕窝,楚沂算着,来正院的日子,光燕窝就喝了一百多盏,来正院,就是来享福的。

慢慢喝着燕窝,等严氏吃完,楚沂也喝完了,这就告辞离去。

严氏是做长辈的,小辈生辰记着煮碗长寿面已是尽职尽责,没必要再送生辰礼。

而对楚沂而言,这碗长寿面已比其他东西珍贵得多。

至少,这是来这儿之后,第一个记着她生辰的长辈。

而且楚国公府最不缺的就是珍奇宝贝,平日严氏也给得不少,这样的日子,能用心记着就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