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

天女阁赶在腊八之前开了张,不知道那慧远老和尚用了什么招数,自送去斋饭的第一日后,便有人来这边问是否有斋饭,问的是斋饭,青鸾和明锦商讨了下,干脆就只做斋饭了。

招的厨娘是徽州山里出来的,独门绝技便是各种秘制酱料。

这还是沈明锦去京城菜市里头晃悠,闻到香味,见有人卖酱料的,买回去尝了一点,觉得实在鲜美无比,折返去找大婶,才得知原来以前在老家是做厨娘的,奈何入京赶考的相公十来年没有回家,只得带着已有十一岁的女儿外出寻夫,怕盘缠不够用,便一边在菜市里卖酱料,一边四处打听。

沈明锦大喜过望,忙表示了要招揽她的意思,这姓方的婶子看了下身旁的小女儿,才咬牙道:“工钱不要,能给我母女两提供一个落脚的地方,便也够了,只是小妇人心大了些,我看这位姑娘乃富贵人家,我家潭儿自小跟我在厨下忙活,女儿家的活计一点不会,不知能否去伺候小姐,让她平日里跟您身边的丫鬟姐姐多学学!”

沈明锦这才看到角落里还坐着一个小女孩儿,比她约莫小上几岁,瘦巴巴的一张脸,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此时忐忑又期待地看着她,沈明锦忽地便想到了自己的身世,绕过酱坛,蹲下来摸着潭儿的小丫髻,柔声道:“以后就跟着我一块儿玩吧!”

潭儿眼里闪过一抹亮色,倏地张了嘴,露出一排小贝壳,羞怯地笑道:“谢谢姐姐!”

方婶子却在一旁抹起了眼泪,她一个妇道人家,带着女儿住在外面,多有不便,又要糊口,又要找那该死的冤家,可怜潭儿孤零零的,时常遭周边孩童欺负,越发不敢出门,她这做娘的,疼在心里,却又不能时常在家陪着护着。

入了这么一个主家,以后,娘俩儿也有了落脚的地方,便是自个以后出了什么意外,女儿也有着落!

是以,方婶子一来天女阁,便摆出了十二分干劲,青鸾听她是外出寻夫,也十分同情,说每三天给方婶子放半天假,让她进城寻相公,方婶子自是感激涕零!

青鸾又让袁嫂子在附近村户里招来两个手脚利索的给方婶子搭手,方婶子的工钱是一月二两,两个搭下手的,一月三百文。

也就午时那么一会人多些,但每顿最多也只备十二桌,一桌四至六个菜,堂食的一桌五百文,小雅间的一桌一两,大雅间的一桌二两,大雅间的人数多些,菜食会加量,晚上人少,只备三桌,一般也就方婶子一个人便也够了。

天气好的时候,天女阁的女眷们,便帮着方婶子在后院里架起了十几架酱缸,上头盖着琉璃瓦,或去山里找些野蔬,也有逮到兔子的时候,晚上便一起围着炉火烤兔子肉吃,有时候也会找到些鲜美的小蘑菇,和兔子一起烤,一咬下去,便是满满的肉香味。

日子过得格外的轻松自在,沈明锦颇有些已经将天女阁当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