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只是紧紧拥抱了很短一会,很快放开手,裴玄素伸出右手,给她抹了抹左脸那片黑乎乎的污渍,把它揩掉大半,他这才放下手。
裴玄素蓦地转身,望向圣山海大军突围而出的那个巨大口子,夕阳残红,他露出一抹凌厉之色。
……
天色一寸寸暗下来了,但白热化的大战并未因此停歇上半分。
这时候,两军将军五十万的将士已经全部渡过离水,战场正迅速推向马蹄山一带。
圣山海大军马上就要迎来了第二个不利于他们的地形位置。
说来,明太子之所以选择的北路撤离京畿,裴玄素也那么准确的判断明太子会率军走北路,全因北边的撤离路径优势比南边的玉岭豁口强太多了。
当初西线军南下带来了大量的船只,后续明太子又安排了多批的水师战船北上,后者兵力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隐藏原因是水师带来装载量非常大的战船。这些战船就停泊在绣水南岸的荆县至城乡河段,非常之多,其上还有神武大炮,裴玄素多次腾出心神安排人去焚毁凿沉等手段,但明太子那边严防死守,俱失败了。
只要圣山海大军顺利抵达神武大炮射程范围,顺利登船,船一动,将直接沿着绣水大河东,溧水、洺水、梁水多个两河交汇处可供选择拐弯,直接顺水就能南下,一直抵达至溧原和洺阴等重要钞关之前,才弃舟登岸。
此时,路程已经过半了,再有三百余里就抵达南都应京平原了。
是最快,最好的撤军路径。
比走京畿南的陆路玉岭大豁口和兰亭州好多了。
裴玄素当初一忖度过南北条件,他几乎百分百断定,明太子必定往北边绣水大河撤军。
因此哪怕明太子往南给他做了很多异常逼真的障眼法,裴玄素都依然在北边多处位置布置了神武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