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52 字 2个月前

上头已经宣布开宴,宋楚宜见祝酒的人没个停,就寻了机会又朝卢重华问了一声:“好端端的,怎么非要跑到漳州去?”

卢重华既决定了,也没什么好瞒她的:“我们卢家祖上听说就是从漳州起家,漳州那边同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和京城都不一样,听祖父说,那里有许多人出海,带回来许多奇珍异宝和稀奇玩意儿,我很是向往。”

没料到被秦夫人亲自教出来的崔华鸾都没生出过要游历的心思,反倒是卢重华心向往之并且付诸行动了。宋楚宜有些羡慕她的洒脱,不由展颜一笑:“我曾见过秦夫人一面,回来见你,总觉得你惹人喜欢,现在想想,许是因为你同秦夫人都有同等志向,不是普通女子的缘故吧。”

卢重华也不客气:“我就当你是夸我啦。”一面又侧头告诉她:“若是你有心,我替你去问问杜姐姐?我去杜家却还是方便许多。”

毕竟挂了个皇后侄孙女的名头,杜家只有想交好的,她去杜家,自然是极便宜。

卢重华说的有道理,杜家姑娘的确是个看得清局势的聪明人,并且杜姑娘同杜家的利益也并不一致,她笑了笑:“可我听说,杜大老爷那个外室所出的儿子已经抱到杜大太太膝下养了?”

这也是为什么宋楚宜之前在尹云端通知广恩伯夫人拒了这门亲事之后没反对的原因,世上大部分女人都是处于弱势的,如同杜大太太,多年未有儿子,在杜家腰杆子挺不直,因此受了很多气,可受气归受气,大部分女人都宁愿受气也不愿意和离,宁愿委曲求全活着。要是杜大老爷愿意叫她体面的活着,还把儿子抱在她膝下养,她自然会对这生活再满意不过。

而孝顺的杜芳曦,母亲过的好了,自然不会再对杜家生出什么不满的心思。

卢重华摇了摇头:“你还不知道?那个外室跑到顺天府告了官之后,杜阁老跟杜大老爷都被御史参了,这件案子交给了刑部提讯想是这动静太大了,那孩子失了母亲,又不见了父亲,惊吓得夜夜不能眠,杜夫人接手照顾”

宋楚宜就了然了,杜大太太自然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怪不得杜芳曦想要另寻出路。

可杜芳曦也实在是太聪明了-----她要找出路,只顺着杜夫人递过去的饵来咬,丝毫不怕被勾住了嘴脱不得身。

光是不嫌弃广恩伯府如今已经式微、又知道通过卢重华的口来叫自己成全,并且顺利攀上关系而半点不叫杜夫人跟杜阁老觉得她不听话,是在另寻出路,这心机就已经叫人害怕了。

宋楚宜瞧瞧卢重华,又想想杜芳曦,幸亏这两个姑娘都志不在周唯昭,否则,可真是叫人头疼的存在。

卢重华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送上门来的收买人心的好事宋楚宜自然不会不做,她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我晓得了。”

话说到这里也就够了,卢重华嗯了一声,笑盈盈的挥了挥手里的扇子,又同宋楚宜说些闲话:“等去了漳州,我给你带些新奇玩意儿回来,听说都是咱们中土没有的东西。”

因为前头出了太子太孙遇刺的事,为了安抚人心,中秋宴办的极为温馨和乐,她们两个人说些悄悄话也就并不显眼了,宋楚宜不由提醒她:“最近沿海战报频传,你就是要去,不如也迟些时候再去。”

卢重华却半点儿也不怕,她摇摇头:“我大哥跟母亲虽然都留在京城,可我却是不留的。留久了,是祸患。”

宋楚宜就知道她指的是卢皇后,卢皇后固然要倚重周唯昭,可宋楚宜在她心里却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讨喜的小姑娘了,她自然要给周唯昭身边塞自己喜欢的人。而还有什么人选比卢重华更合适呢?

虽然荣成公主再三劝住了,这事儿暂时也没再被提起过,可难保以后卢皇后不打主意,还不如现在就远远的避开-----别说她没同宋楚宜为敌的心思,更不喜欢周唯昭,就算她真的有,也绝不会以这样被人厌恶的方式塞给周唯昭。

还是五更,求月票求打赏求订阅啦,重要的话说三遍,爱你们么么哒~~~

第一百三十八章 拜月

若是现今的皇后娘娘有如今卢重华的三分精明和果决,太子跟恭王就不至于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卢皇后自己也不至于在建章帝跟前的地位一落千丈,把自己弄成如今这副丈夫不亲儿子不孝的地步了。

宋楚宜晓得卢重华是打定了主意非去不可了,也不再多劝,总归她承卢重华的情也就是了。

自阳泉之事以后,京城陆续出了皇觉寺僧人谋反尽数被诛,陈阁老倒台、太子太孙连番遇刺,藩王进宫,恭王失宠等一系列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如同夏天的雨,来的又快又急,打的人回不过神来,京城乃至各地方早已经因为这一连串的事被惊得喘不过气来,人人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一口去也不敢放松,生怕什么时候锦衣卫就上门了。

好在今天中秋佳节的这场盛大宴会总算是叫人寻到了喘息的机会,饶是赖大人的夫人也不由自主的松了口气-----最近她们家不知道多热闹,明的暗的打听消息的不计其数,可其实她自己也提着一颗心不敢放呢-----旁人不着调,她却是知道的,饶是自家丈夫身处锦衣卫都督的位置,最近的日子也过的很是担惊受怕。

更多的她也不敢多问,可是看着丈夫昼夜忙乱,且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总是害怕的,现在中宫摆宴,足以令人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