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50 字 2个月前

建章帝已经只差明着说恭王就算没跟太子那样残废,日后也绝对不可能再有机会挨着这个位子了,周唯昭自然也是上道的,他略想一想,就看着建章帝:“我朝并无藩王进京的先例,前朝藩王们就算是就算在封地,也多有把嫡长子送来京城当质子的。”

建章帝立即就明白了孙子的意思-----并无藩王进京的先例,意思是日后这三年一朝的仿前朝的旧例的规矩就可以废了,叫恭王永生永世别再想着回京来,而送嫡长子进京城这一点,就更不必说了,自然是为了掣肘藩王们的。

恭王到底是建章帝的儿子,太子已经成了这副模样,他总不想两个儿子都残废。听周唯昭这样说,正跟心里的想法不谋而合,面上不动声色,又同周唯昭说起挪地方的事儿:“八月过了礼部的事儿一完,你先休息一阵。等十一月里大婚完了,开了年去兵部练练。”

周唯昭在兵事上着实有些天分,阳泉叛乱他只用了小半年就处理的干脆利落,之前太子没中风,也没这些糟心事儿闹出来,其实众人也心知肚明周唯昭这个皇太孙的分量----太子那副病怏怏的模样,皇太孙自然要早早培养起来。

建章帝从前是这个心思,现如今出了这样的事儿心思就更是强烈了,太子从前虽然身体不好,也早早的开了蒙,入阁读了书,只是后来身体太差,多灾多难的,才没法子,波澜不兴的当了这么多年不作为的太子,跟一潭死水没什么两样。

现如今周唯昭却不同,太子那代算是已经毁了,希望既然都寄托在周唯昭身上,自然不能再同太子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养成了个不顾天下兴亡只顾自己死活的性子。

周唯昭心知建章帝的意思,也不骄不躁,去湖北的话没再提起,再说了会儿话,就被建章帝赶回去休息。

他却顾不得休息,先去了清宁殿-----他皇祖母的性子他知道的很,怕她会难为宋楚宜,从建章帝书房出来就一路奔了去。

可没料到没等着宋楚宜,只看见了母亲,倒是卢皇后见了他一时喜一时气,喜的是他睡了这么多天总算是醒了,气的是他一醒来就记挂着未来媳妇儿-----谢司仪说了他是从建章帝书房直接过来的,不是为了宋楚宜还是为了谁?

可还没等她把气撒出来,周唯昭先上前握着她的手喊了声祖母。

相比建章帝,卢皇后还更吃他这一套,当下眼睛就红了,之前想抱怨宋楚宜太狠心那些话终究没说出口,也说不出口,孙子才是最可怜的那个人,太子跟恭王却全是自找。宋楚宜全然是为了周唯昭考虑,她说宋楚宜太心狠,岂不是就在帮恭王跟太子说做的那些事不算什么大错事?

她看一眼卢太子妃,再看看周唯昭,唉了一声点了点头:“算了,什么都不必说了。我都知道了。”

话音刚落,谢司仪那里就送了消息进来:“恭王殿下已经由锦衣卫千户跟羽林卫副千户护送着回京城了,如今先回了恭王府,胡供奉跟梁太医一路跟着呢。”

谢司仪迟疑了一会儿,还开口补充:“听说殿下他风寒加重,如今已经连床也起不得了。”

重病,卢皇后垂下眼睛,看了周唯昭一眼:“他这病,能好吗?”

这问的却是建章帝的意思了,自然是建章帝要他好就能好,要他不好就不能好,这些天了,建章帝一直没表态,也不肯松口透露到底怎么处置恭王,卢皇后就为了这个悬心。

周唯昭点了点头,把刚才跟建章帝的对话告诉了卢皇后,又道:“只是以后祖母不能再见到恭王叔了。”

只要活着,见不见又有什么打紧?卢皇后摇了摇头,彻底放了心,也就不觉得宋楚宜破釜沉舟的行为那样可恨了,反倒觉得如释重负-----从前总要为了如何替太子和恭王遮掩费尽心思筋疲力尽,现在事情都闹开了,反而倒是轻松了。

更完啦今天,大家早点睡,不要熬夜哦。晚安晚安~~~爱你们么么哒。(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九十八章 搭线

恭王进京的消息同宋楚宜出宫的消息是一通传进杜阁老耳朵里的,虽然宋老太爷已经把话说的很明显,叫他好自为之,可是毕竟牵扯已经这样深了,能不能拔出脚来,原本也不是他说了算的,宋家的这条门路既然已经走不通了,就要想想别的路子能不能走。

杜夫人原先去宋家吃了闭门羹,平白丢人现眼,早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气,此番听丈夫又提起旧事来,不由就有些生气:“您当我不愿意帮您的忙?我也晓得此事要紧,可是话说回来,您也不是不知掉崔家跟宋家是一个鼻孔出气,宋家既然已经是这个态度了,崔家难不成还能跟宋家对着来不成?崔侍郎出了名的疼爱外孙女,哪里会理会咱们理会恭王殿下?依我说,趁早熄了这个想头死了这份心,想想别的法子还有可为。”

杜阁老这些天一直悬着一颗心放不下,现在见自家妻子这样拆台,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登时心头火起:“你晓得个屁!”

他是文官,平常开口闭口都是圣人之言,这几十年了,就没听他这样说过这些村言俚语,杜老夫人高涨的气焰一时尽数熄了,皱了眉头换了副语气,委委屈屈的嘟囔:“也不是我不给办,实在是宋老太太难相与,端慧郡主又岂是个好说话的?这两个人我都没法子,您就算使了我去,也不过平白再得一场气,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