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08 字 2个月前

宋楚宜忙笑着摇了摇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舅舅有事,我怎么能不帮?我要是出事,舅舅舅母也会这样待我的。”

崔应书虽然蹲了一阵子的刑部大牢,可是因为孟继明是个聪明人,崔家跟宋家又都有打点,他在里头过的还算不错,如今虽然清减了些,瞧着精神却还是不错,见状就道:“也幸亏你能想到从我底下两名副手身上着手,并且想到先行一步把我的图纸跟材料都拿到手,这些东西要是没了,事情可就悬了。”

宋楚宜也不揽功,把黄元厚的功劳说了:“幸亏黄公子的父亲正好是您的顶头上司,我就想着,大概也没人比他更清楚您要是要贪银子,得经过什么程序了。找他请教了一番,就大概知道该怎么替您洗刷冤屈了。难得的是那两个留在九江的员外郎,他们或许还在等下一笔修堤坝的银子到账,估计天天跟九江那边的官员欢天喜地饮酒作乐的久了,竟然一点儿危机意识也没有,祖父派去的人不过花了半个月时间,就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账本。至于您身边指证您的小厮,顺藤摸瓜的,也好找的很,镖局的人更是现成的,审一审,诈一诈就全部都诈出来了。这件事说起来,还是要多谢黄尚书跟黄公子,还有祖父。”

崔应书当初去九江之前就听宋程濡说过九江那边不是个好去处,只是他一心想做出些成绩来,到底没能顾得上宋程濡的担忧,等去了九江,方才知道那边腐败到了什么地步。他同宋楚宜叹一回:“那边竟不是当官替百姓作主了,更别提什么为国为民的事儿,纯粹就是为了揽财去的,一年一年借着这洪水的事儿,耽搁了多少百姓的性命。这些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眼里不是命,是钱,死的人越多,朝廷拨的银子也就越多。我实在没有办法”

宋楚宜笑了一声,打断了崔应书的话,跟着舅舅到了书房,轻声道:“您实在没有办法,才决心闹破这件事。可是碍于江西巡抚是东宫殿下的人,所以您才用了这出苦肉计?”

凭崔应书的精明,没理由不知道自己的心腹在手底下弄鬼,勾结员外郎往外抠银子,更没理由会跟那帮只会贪钱的官处不好关系,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是将计就计,顺势落进了别人的圈套-----否则宋老太爷去九江找的那些证据哪里那么好找?就那么巧?图纸,账册,无一例外全都找到了。

崔应书摸了摸鼻子,觉得自家外甥女这里是瞒不过去的,点了点头:“只是没想到这是个连环计,原来根源是在太孙和你这里。原本照我的计划,那些东西是打算留着等老师帮我取的,不过跟你想的法子差不多,只不过到时候事情捅到御前的时候,主审官会是老师罢了。”

常首辅这个老狐狸,原来早就知道自家学生是在玩苦肉计,亏他一天到晚还装的死气沉沉。

隔了一会儿,崔应书说完了自己的事,转而问起外甥女的事来:“听你舅母说,你后天就要进宫去了?”

宋楚宜跟周唯昭的事儿,妻子跟女儿都同他说了,他是个只愿意看到自家外甥女好的舅舅,若宋楚宜真是喜欢周唯昭,他自然觉得这两个人极其匹配。

先跟大家抱歉一下,有点临时状况,今天大概只能三更了,不过不管怎么样,保底三更都是有的,所以如果这几天我都是三更的话,请亲爱的大家谅解一下下,以后会补上的。爱你们么么哒。

第一百九十七章 拉拢

常首辅被这个学生的大胆吓去了半条命,等崔应书待了礼品上门,板着脸都不愿意搭理他,好半天了在书房才哼了一声:“你也真够胆子大的,就这么确定能翻身?自古以来当官的就没有不怕御史的,你这事儿一出,上折子的先是江西监察御史,我就替你着实捏了一把汗。这些御史咬起人来可都是往肉多的地方下口史御史的例子你不知道?”

崔应书诚恳的跟在他老师身后转了几个弯,亲自替他老师续了茶,摇头叹气:“我也是没料到这里头还有这么多事,原来这是个连环计,我不过是其中顺带的一环而已。若是我也倒了,下一个应该就是绍庭了,再下一个,恐怕就是老师您了”

虽然常首辅最算得上哪面都不沾的孤臣,也最受建章帝信任,可这样的人同时也格外的脆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墙倒众人推被蜂拥而上的人给踩死了。他会培养崔应书跟崔绍庭,也正是在为日后做打算-----明面上拉帮结派自然不能要,可是他爱才惜才的名声却是自来就有的,崔应书跟崔绍庭又确实都有能力,他扶一把人家,又有师生的情分在,日后总算不至于孤立无援。崔应书说得对,陈老太爷野心太大了,他年纪越老野心就越大,先时在张阁老的掣肘下还知道收敛,后来没了张阁老,手就伸的越来越长,若是这次叫他得逞了,总有一天,陈老太爷的刀会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他这么拼命,剑指的就是自己这个首辅之位了罢?

“我打听过了,江西那边之所以会挑中你来背这个黑锅,是因为陈老太爷身边的一个幕僚。叫杨庆的,你或许不知道他是谁,他却恨你恨的牙痒痒。”常首辅摸了摸胡子:“你跟他和方孝孺都是同年的,方孝孺当初与他来往,混迹于青楼妓院,当时想拉你一同去给一个名妓题词,被你当众呵斥了一声有辱斯文。他偏偏又落了榜,从此困顿”

崔应书早没了印象,年少时总是眼里容不得傻子,再没想到是因为这个得罪了人,他苦笑了一声:“怪道这帽子压得这么大,生怕我会不死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