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夫人站了起来,看着已经发抖的崔华鸾:“你喜欢太孙殿下,这原没有什么丢人的地方。可是你去阳泉,为什么要先去问宋六小姐的想法?这天下又什么时候在意过女子的想法,你不过就是想逼着宋六小姐,从宋六小姐的嘴里得一句准话罢了。可你自小也是跟你哥哥们一样教养长大的,难道你不知道,许多事情都不是宋六小姐自己能作主的吗?她说她不知道,说很多事情不是她所能决定,这句话并没有骗你。你明明知道,若是皇后娘娘太子妃或者太孙殿下任何一个人有意,都不是宋六小姐能避开的,可你偏偏挑了最不能做决定的那个人下手崔华鸾,你长本事了”
崔华鸾被说的面红耳赤,最后一丝遮羞布也被秦夫人毫不留情的揭下了,她抬头看一眼秦夫人,放在小几上的双手已经攥的青筋都出来了。
“明天我就去同老夫人辞行,我无能,教不好崔府的嫡长女,请她给你另择名师。”秦夫人冷眼瞧她一眼,起身要往外走。
屋里早已在秦夫人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只剩了丹朱一人,此刻崔华鸾也顾不得丹朱怎么看,咬着唇急忙站了起来,疾走了两步拉住了秦夫人的衣袖。
她缓缓的咬住嘴唇,眼睛通红,却不再哭了,看着秦夫人,心悦诚服的认错:“是我错了先生,是我错了,请您教我。”
秦夫人看了她半响,见她坦坦荡荡并不避讳自己的目光,顿了半响才移步坐回了原来的地方。
崔华鸾松了一口气,紧跟着在她对面跪坐下来。
“我并没什么好教你的,你该知道的道理,都知道了。”秦夫人见她面色一变就要说话,扬了扬手止住她,语调放缓:“你真心喜欢太孙,也没什么可丢人的。我虽然并不曾婚嫁,也不曾喜欢过人,却从来不觉得婚嫁是多不好的事,还是那句话,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可你对自己不自信,迁怒别人,这是你的不是。”
她敲了敲桌子引得崔华鸾抬头,紧盯着她的目光道:“你该去同老夫人和你母亲明说你是怎么想的,她们从前虽说跟你透露过要你当太孙妃的意思,可是这只是她们的想法,不是太孙殿下的。你们总该问问人家的意思。”
崔华鸾垂下头,她祖母之前因为去阳泉的事情生了她的气,她回来之后又刻意避开冷落孤立宋楚宜
“老夫人是个睿智的人,你是怎么想的,瞒不过她的眼睛。她向来因为你父母都不在身边对你格外宽容,否则阳泉你去不成。”秦夫人笑了一声:“可你为什么宁愿听孔小姐的调唆,也不愿意去跟你的祖母谈谈心呢?”
崔华鸾猛地抬起头看着秦夫人,不明白为什么秦夫人连这个也知道,她双手交握在一起,迟疑了半响才低了头:“您说的是,是我被愤怒跟嫉妒冲昏了头脑。现如今想来,就算是跟孔小姐说的那样,太孙殿下豁出了性命也要救小宜,那也是太孙殿下自己的选择。”
“就是这个意思,这种事情你怪不得任何人。”秦夫人干脆的点了头:“你该去同崔老夫人好好的谈一谈,她等你很久了。”
崔华鸾怔怔的一个人坐了很久,直到日头渐渐偏西,才回头叫了一直安静得如同不存在一般的丹朱,轻声吩咐她:“去告诉小徐嬷嬷,请小徐嬷嬷给我把华蓥妹妹准备的荷包绣帕捡出来,明天我要过去。”
崔华仪虽然是妹妹,可是她来就是代表了余氏跟崔华蓥的意思,之前她那样说话,是很失礼的行为。
丹朱如释重负的应了一声是,脚步轻快的出门去了。
崔华鸾又站起了身,仔仔细细的把自己这两天的字帖看了一遍,伸手把它们全都卷起来,先生说的是,她自己其心不正,连字也显得难看了。
又开始更新啦。看见有亲说崔华鸾跟陈明玉唯一的区别是崔家的人把她往火坑外拉,其实还有一点别的区别,就是崔华鸾毕竟心肠还是不坏的。
第七十九章 渊源
青莺急匆匆的走进门,手里拿着一沓信,却并没交给宋楚宜,身子微微弯了弯,朝宋楚宜道:“姑娘,秦夫人来了。”
秦夫人是出了名的才女,她的身份说起来跟端慧郡主也不差什么,是当年泰王妃的嫡亲妹妹,后来泰王出了事,泰王妃的娘家也受了牵连,这个小姑娘就没入了教坊司,在教坊司入籍三年后,又被皇后娘娘放了良籍,从此一直在各地周游。
她的祖父曾是连中三元的首辅,这在整个大周几朝加起来也数得出个数来,她从小跟着她祖父长大,写的一手好字,弹得一手极好的箜篌,她在教坊司的时候还曾谱过一首残芳曲,就是这首残芳曲打动了皇后娘娘,把她放了良。
她虽入过教坊司,可是却并不被天下人轻贱,是因为她是个实在非比寻常的女子,这样年轻就孤身一人走遍了大周的大半河山,又在杭州知府夫人的资助下开设过女学堂,专门教女子读书明理,那几年杭州女子投身女学堂的数量激增
这是一个听名字就令天下女子向往的人,宋楚宜也不例外,她不假思索就站了起来吩咐:“快请。”
秦夫人跟她想象中的全然不同,她长得并不美,至少没有那些文人笔下那样美的不食人间烟火,相反,秦夫人脸上一直挂着亲和的笑意,略显圆润的脸庞上两只眼睛格外的清澈透亮,宋楚宜有些明白为什么她这样受人喜欢了,但凡到了这个年纪眼睛还能这样清澈干净的,实在是找不出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