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姑娘们都钟灵毓秀,生的眉目如画,其中又以个子最高的那个最为出色,气质沉稳,简直是冰肌玉骨神仙态,眉似远山含秋水。
谢氏笑着给她介绍:“这是你大表姐”
怪不得崔华仪提起崔华鸾来的时候语气里总是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光是相貌这一样,这位大表姐就可称得上万里挑一了。
宋楚宜和她们各自都才见了礼,外头就有小丫头一叠声的开始喊人了:“二老太太、三老太太来了!”
东府的崔府里头住着二房三房两房人,中间以一条河隔开,向来同进同出。四房已经搬去清河了,这些来之前宋楚宜都听崔夫人说过的。
帘子一揭,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就并排走进来,穿着暗黄色印纹袍子,额头上带着镶蓝宝石的是二老太太,略落后了一步穿着大红色长袍,被余氏搀扶着的就是三老太太了。
崔二老爷是庶出,崔三老爷才是跟宋楚宜的外祖父一母同胞的兄弟,宋楚宜上前见了礼,两位老太太都给了贵重的见面礼,三老太太端详她一阵,有些感叹:“不知不觉都过了这么多年了,汀汀的女儿都这样大了。看着她,就好像看见了汀汀似地”
一时差点又招的崔老夫人落下泪来,众人忙都劝住了。
崔老夫人瞪她一眼:“我才好些,你少来招我。”
崔老夫人跟三老太太的关系显而易见的亲密,三老太太丝毫不怵她,伸手拉着宋楚宜不放,垂着头温和的瞧着她:“好孩子,既来了,就好好待一阵子,千万不要拘束。”
三老太太的话才说完,豆蔻站在门边露了个脸儿,谢氏眼睛厉,先就瞧见了,笑着出去略站了一站,就回来俯身在崔老夫人耳朵旁边小声的说了几句话。
崔老夫人眉头皱起来,脸上笑意却没变,笑着让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先行移步往秋爽斋去,又叮嘱崔华鸾好好照顾宋楚宜。
崔华鸾带着护耳,一张脸隐在毛茸茸的毛里几乎就要瞧不见了,瞧着越发玉雪可爱,出了门就笑着拉了宋楚宜的手,和善又可亲:“我们家里人多,是不是被晃花了眼睛?”
不等宋楚宜说话就又忙着笑:“我上回去二婶娘家里做客就认不清人,她们家人还没我们家的多你再住一段日子,就慢慢的分清了。”
果然是善解人意,还主动拿自己出来,怕人觉得丢丑。
宋楚宜还没来得及回话,身后披着鹅黄色大氅、穿着木屐的小姑娘就语笑盈盈的开了口:“听华仪说六妹妹你的骑术甚好?什么时候咱们来赛一场?”
“华清姐姐自幼师承马术大师倪先生,在您面前,我那点小把戏可不够用的。”宋楚宜略点了点头,嘴角噙着一抹笑意:“当初能赢九公主,也只是侥幸罢了。”
到底是不是侥幸众人心里自然有数,宋楚宜说崔华清师承倪先生,没理由不知道九公主也是由名师教导,说这话不过是自谦罢了。
小姑娘们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有些收不住,崔华清崔华瑶姐妹没一会儿就与宋楚宜并排而行,笑着问起她在京城的趣事:“听说你在通州的时候还曾经帮过太孙殿下和驸马退敌?”
崔华清和崔华瑶她们可能没有发现,从来没有见过她们的宋楚宜对她们的性格脾气都万分了解,居然张口就能把人跟名字对的上号,看样子之前在京城是没少下苦功的。崔华鸾带着笑,不动声色的落后一步不紧不慢的跟在后头,眼里闪着星星点点的光。在见宋楚宜之前,她已经从很多人嘴里听说过这位表妹的事迹,父母亲写来的家书里几乎每一封都带着这个表妹的名字。
第四章 牵扯
从四年前开始,宋楚宜这个名字就如影随形的伴随她到了现在。崔老夫人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她,每逢父亲母亲来了书信总要感叹一番这位表妹的聪颖特别。她觉得她好似在同这位表妹进行一场不见硝烟的竞赛,比崔老夫人的疼爱,比家中人的重视,也比名声和样貌。
今天乍然一见,她也有些被宋楚宜的样貌惊呆了,她曾经见过姑母的画像,的确是个难得的美人儿,可是却也没到天下难见的地步,可这位表妹显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站在那里,俏生生的就像是枝头最漂亮的那朵玉兰花,叫人移不开眼睛。
等晚间给宋楚宜接风完毕,应付完了这一场热闹,她才开始提笔练字,她的奶娘小徐嬷嬷就忙过来劝她:“今天上了一天的学,又折腾了这么一晚上,瞧这天色姑娘也别太用功了。”
小徐嬷嬷是徐嬷嬷的堂妹,如今徐嬷嬷也回来了,大家为着好称呼,就立即改了称呼,称呼她的奶娘为小徐嬷嬷,生怕把小徐嬷嬷跟宋楚宜身边的那个徐嬷嬷弄混了。
珍珠帘子被风一吹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崔华鸾笑了笑冲她摇头:“不碍的嬷嬷,先生布置下的功课,总没有为着来了客就怠慢了的道理。”顿了顿她又看了外面漆黑的夜色一眼,垂下头若无其事的问小徐嬷嬷:“嬷嬷可见着了表妹身边伺候的徐嬷嬷了?”
小徐嬷嬷一面替她卷帘子,一面捧着一盏玻璃美人儿宫灯过来摆在桌上,怕她看坏了眼睛。闻言就笑的很是开怀:“见了见了,老夫人是个最慈善的,立即就放了姐姐回家见见我们,您也给我放了半天假不是?”她叹了一口气:“一眨眼也隔了这么十二年了,再没想着还能有再见的时候,她的女儿都那么大了瞧着倒是精神,也不大出老。听说表小姐待她是极好极好的,特意叫她跟她当家的去管了庄子,当了庄头跟庄头媳妇,过的很是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