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页

名门闺战+番外 秦兮 1139 字 2个月前

镇南王妃瞪她一眼,使眼色叫丫头把桌上的凤仙花汁端下去了,伸出手看着染得通红均匀的指甲,这才不紧不慢的回头呵斥她:“你懂什么?元慧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叶云岫觉得母亲颇有些不可理喻:“元慧大师说的不准,那要谁说的才准?当初在围场的时候元慧大师就说她命犯天煞孤星,后来果然围场就出了事。她自己没事,倒是带累了不少旁的人这样不详的人,旁人避着走都来不及,母妃您居然还想着要替二哥哥求娶她,您是不是是不是”她跺了跺脚,有些说不下去了。

整个大周朝都是信奉神明的,镇南王妃自然也是个信徒,只是她佛道两家都信罢了。可元慧的话,她却是不信的。

叶景宽说得对,上次围场的事,就是有人想要借着元慧的口把宋楚宜的命说的凶险,好顺理成章的派杀手杀了她,都栽赃在她命格不详的头上。

而这次,分明是有人怕太孙跟宋楚宜越走越近,建章帝又过问周唯昭的婚事,催的越来越紧,怕宋家会想着把宋楚宜嫁给太孙,进一步跟太孙绑在一起,所以才干脆又把这个之前已经说过一遍的事拿出来再说一次,好叫太孙也顾忌这个名头,叫长宁伯府为了名声断了把宋家女孩儿嫁给太孙的念头。

什么不详,要真是不详,怎么不见宋家其余人出事?怎么反倒宋家顺顺利利,崔家也顺顺利利的?

宫里皇后娘娘虽然也看得透这个道理,可是不想太孙涉险,顾忌这些东西,可他们镇南王府却又不一样。

镇南王是从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一身的血,怎么会害怕这些东西?再加上镇南王妃苦笑着看了女儿一眼,伸手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你还担心我害你哥哥不成?你放心吧,他比谁都开心呢!”

她原本也有些不高兴,觉得皇后娘娘不想失去宋家这个助力,又不想太孙涉险,所以把这个难题扔给了他们镇南王府,好似把叶景川当做试验品一样。可是耐不住叶景宽的劝说,更耐不住小儿子的死缠烂打。

这个混小子说当初在围场,就是宋楚宜故意让太孙殿下去皇后跟前提了一声,皇后又亲自过问了一声,宋楚宜这命格的名声才传出去的,根本就没元慧说的那么邪门。

儿子是她的儿子,这世上哪还有比她更了解自己儿子的?一听儿子这话,再想想儿子素日对待宋楚宜的上心,就知道叶景川是巴不得把宋楚宜娶进门的。可是这么一想,她就又恍然大悟,皇后娘娘也根本早就知道所谓命格乃无稽之谈,她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不想太孙殿下跟宋家绑的太紧的缘故、

镇南王妃向来不是个刻薄的人,加上家里有个镇得住人的丈夫,又有年少有为能当大任的儿子,甚少对这些闲事操心。

既然小儿子喜欢,名声这东西又都是秃驴瞎编乱造打算拿来对付宋家的,她自然不是很在意,何况丈夫和大儿子都说了,太孙如今为了避嫌不好过多跟宋家接触,可宋家这么大一只肥鸭子总不能被推到旁人那里,他们作为太孙殿下的人,自然该为太孙殿下分忧。

第一百一十三章 心意

镇南王妃这样豁达,倒是叫宋老太太意外之于又觉得感动不已,抓着崔夫人和余氏的手,抿了唇叹了一声气:“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不管怎么样,听了荣成公主的话,镇南王府还能有这个态度实在是难得了。这样的人家,嫁过去了小宜也不会吃亏”

崔夫人也是同样的意思,叶景川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沈鸯写信回来也说叶景川年在福建的时候跟一般的纨绔子弟不同,既服管教又听得进去旁人的劝诫,事必躬亲待人和善,日后绝对不是个池中物。这样年纪轻轻却不靠着祖荫混吃等死的少年郎,又对宋楚宜上心,家里人又都是好相处的,门当户对的,怎么也挑不出不合适的地方来。

虽然镇南王府肯定也是想着不能叫宋家真的跟元慧打算的那样跟太孙彻底疏远的意思,可到底此情此景还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极难得的。

想到这里,崔夫人也跟着点头,想了想就道:“咱们先问问小宜的意思,看看她是怎么想的。若是小宜喜欢干脆就趁去晋中之前定下来,也叫老夫人她开心开心。”

余氏却并没搭话,崔应书跟崔夫人都对宋楚宜关心则乱,总喜欢替她做好决定。可是这么长的时间接触下来,她却发现宋楚宜根本不是那种喜欢别人替她做决定的人。最重要的是,这小丫头根本就没这个风花雪月的心思,旁人家的小姑娘去参加花会,就算碍于脸面和矜持,可听见打趣的时候那脸上的羞态是遮不住的,只有宋楚宜,从头到尾连一点波澜都不起。

崔绍庭说得对,这小丫头太厉害,看事情也看的太明白,要真是想要找个过一辈子的人,得找一个压得住她的。可叶二少爷人好是好,想压住宋楚宜,却着实是太难了。

她听见宋老太太和崔夫人叫人去向明姿那里把宋楚宜叫回来,就无声无息的叹了口气。

叶家来送礼的却不止桑嬷嬷一个,叶景川立在宋珏和宋玘宋琰跟前,不知道为何紧张得手心都有些出汗,手里抱着一个通体漆黑描金漆牡丹花样的八宝箱一动都不敢动。

宋珏坐在中间,一左一右立着宋玘跟宋琰,就好像立着两尊门神,摸了摸下巴看着叶景川问他:“送东西?送东西怎么不叫县主送,你一个爷们胡乱送人东西,严重些可就叫做私相授受,要是旁人拿这个当把柄又往我们家小六儿头上泼脏水,算你的还是算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