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荣贤太后的丧事告一段落,已经堪堪又翻过了小半年,宋程濡今年到底又没能回得来-----扬州那边的事情千头万绪一团乱麻,背后又是铺天盖地的关系网,可难收场。
崔绍庭那边到了年中倒是送了信回来,说是正在加固城墙,重修长城。
宋楚宜就知道北边那边的局势怕是吃紧了,虽然鞑靼忍了这么两年,可到底是忍不住了。他们又不能耕种,年年可不就是只能来抢中土的东西了么,通州的事儿他们偃旗息鼓了一阵,如今休整好了,可见是要卷土重来了。
余氏捧着信看完了,到底还是觉得心里忐忑,拉着崔夫人说个不停:“要是真打起来,还不知是怎样,他从前毕竟是打海寇的”
崔夫人自己因着荣贤太后的丧事也憔悴不少,可精神头却是十足的,不管怎么说,荣贤太后死了,压在帝后头上的一座山就倒了,日后哪个御史也别再打着这个名头想撞死在太极殿上说建章帝不孝忘本。
她反握了崔夫人的手安慰:“哪有那么吓人?绍庭心里是个有成算的,当初在福建那么艰难他都起来了,如今换个地方打,就忽然不会打仗了?哪里有这个道理?你尽管放宽心,如今一眨眼这两年都快过了,再过一年,他也就能回京述职了。”
虽知道崔夫人这是特意挑了好话来说安慰自己,可是余氏此刻也没别的办法,沉沉的叹了口气,往外头瞥了一眼,叹道:“总希望跟你说的似的,等再过个一年他就能回京来述职了,否则这两姐妹的婚事只怕他都赶不上。”
崔华蓥和崔华仪的婚事也因为国孝而耽搁了下来,幸好眼看着两年也就这么过了,最近她已经开始和广平伯夫人商量着婚期,总算也有些事做。
提起这事儿崔氏又不由得沉默了一会儿,崔华仪崔华蓥两姐妹到底祖籍是博陵,该回晋中去备嫁的,既然已经提起了婚事,余氏也就该带着两姐妹回晋中去了。
“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你带着她们回去倒也是好事。”她笑了一声,悄悄压低了声音:“里头贤妃和贵妃如今势成水火,太子又收了一个良娣”
原本贤妃和贵妃面上至少还过得去的,偏偏九公主的一只狮子狗就挠花了十一公主的脸,这下子事情才闹得大了。
女孩儿家的脸哪个不宝贝?尤其那还是天之娇女,挠了人的脸可不就等于要了人家的命?偏偏九公主还不拿这当回事儿,反倒说自己的狮子狗受了惊吓。宋贵妃忍了再忍,没见贤妃和九公主说句好听的来道歉,反而等来九公主说要请了太医来给狮子狗治病,终于没忍住去了清宁殿。
皇后蹙着眉头告诉了圣上,圣上原只当是孩子间的龃龉龌龊,笑一笑也就放过了,及至听说九公主竟还说出狮子狗比十一公主重要这样的话来,才真是动了雷霆之怒,当下就罚了九公主闭门思过,连带着那只狮子狗也叫打死了。
还是端王去年临过年回来求情,软硬话说了一车,九公主才叫放了出来。可两边的仇也就至此算是结下了。
眼看着如今国孝过了,公主们选伴读的事就又要提上日程,年纪都大了,再不加紧,可就要坏了规矩。
可是这挑伴读也是桩难事,本来两年前九公主就不知作兴了什么,一口咬定非要宋楚宜不可,如今两年过去了,中间又多了十一公主这件事,恐怕就更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可这个堂妹的脾气再没人比端慧郡主崔夫人更清楚,一言不合就能为了只狗就发作妹妹的,从小又是个孤拐脾气
崔夫人苦笑了一声:“说不得还都是我的不是,当年汀汀的事儿在贤妃那儿记上了号,如今她女儿才这样盯着小宜。”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夙怨
这么多年前的往事一旦说出来,妯娌二人都先愣愣的出了一会儿神,方才相对露出了个苦笑。还是余氏心直口快,冷笑了一声:“这么多年前的事儿了,亏她记到如今,竟还有脸说给她女儿听。何况原本就是不如人,丢了脸就该自省,推到别人头上来算什么?这么多年了,也没见她有什么长进,一旦有了什么错处都是别人的,她自家再不会有错。”
人都去了,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思?都知道贤妃记仇,可没想到她气量小到了这样的地步,余氏默了默,问崔夫人:“要不要和小宜提一提?总归日后有个防备。”
恰好崔氏姐妹和宋楚宜往后头去玩累了,踏着微风进了门,因着是去花园子里逛了一圈的,还带了花香气,一进门就带进一阵香风来。
崔氏姐妹这两年倒是无甚变化,唯有宋楚宜,是彻底从小丫头子长成了娉娉婷婷的少女,头上挽着垂髫分肖髻,只用了两个金圆珠簪子固定了头发,再插一只精巧衔珠的镶了米粒大的淡米分色珍珠的丹凤挂珠钗,低头间穗儿垂下来,更显得她像是一只出水芙蓉。
余氏看了一眼,又去看崔夫人:“怨不得伯娘她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若是见了,只怕更要宝贝了。家里这么多女孩儿,再没她这么像汀汀的。”
崔夫人揽了她在身边坐下,细细的替她理一回衣裳:“这件银白色的褙子倒是衬你,我那里还有几匹这样颜色的料子,也有云锦的,也有蜀锦,待会儿都给你带回去。让青莺给你照着时新的做几身衣裳。”
一边又冲着崔华蓥和崔华仪笑了一声:“你们也去挑几匹可心的缎子回去做春衫,另外宫里还赏了五匹笼烟纱来,做夏天的衣裳正好。”
余氏知道她这是要单独和宋楚宜说从前的事儿了,领着两个女儿站了起来跟着袖笼往外头去:“既是如此,偏了你几匹笼烟纱回去给两个丫头做春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