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页

折绾 枝呦九 1039 字 2个月前

一行人往門口走,還碰見瞭孫傢的其他人。孫傢大夫人明顯是有備而來,見瞭三人巴結得很,句句都捧著,還要拉著三人留下住。

孫傢父母臉色很不好,但卻並不說話,隻看向孫晴霄和雁雁。

孫晴霄心中不滿,頂在前頭婉拒,溫和有禮卻又不帶遲疑的要走,笑著道:“行程本就緊,一路上都走的官道,住的驛站,耽誤不得。”

這一句話,便讓孫傢大夫人沒瞭辦法,這才讓開,隻最後還是不顧臉皮的問起雁雁和他的婚事,想要保婚。又看向瑩姐兒,諂媚的道:“瑩姐兒,我傢有個侄兒,已經中瞭秀才,很是不錯——”

孫傢父母聽到這裡才覺得真沒臉沒皮,再聽不下去,於是站出來攔住孫傢大夫人,繼而送三個孩子離開。

瑩姐兒看得瞠目結舌,等出瞭門後感慨道:“當年的丹陽孫傢,何等的風光,如今不僅門庭換瞭此等狹窄的小巷,破敗不堪,人也失瞭骨氣。”

孫晴霄:“世傢起起落落,都是尋常……隻是孫傢敗落得這般快,骨氣這般弱,從幾十年前卻能看見影。”

這話的意思雁雁和瑩姐兒都懂。當年孫傢父母因為孫傢開始衰敗,便跟京都的勛國公府聯姻,將孫姨母送去做瞭繼室。後來姨母的女兒去世瞭,姨母昏昏沉沉好幾年,受勛國公府人欺負,孫傢人都沒有管過,甚至於後來勛國公府被抄傢,姨母在京都等瞭三月,都沒有收到一封來自孫傢的信。

雁雁譏諷,“也是,這般的人傢,能有什麼骨氣?”

當年她們從京都到閩南,特意繞開瞭丹陽。但一路上卻並未遮掩消息,孫傢人要是打聽,還是能去路上一敘的。可即便是去瞭閩南之後,孫傢也沒人來探望過。直到兩年後才由孫傢父母寫瞭信,送瞭節禮過來。

瑩姐兒:“可孫姨母也沒有收過節禮,都退瞭回去。”

雁雁就沉默瞭一會,“雖然一直沒收,但聽聞孫傢敗落瞭,她心裡還是牽掛父母的。”

孫晴霄寬慰道:“這些都是前塵往事瞭,如今隻看誰以後過得更好——姨母現在過得就很好。”

他揮馬鞭,溫和道:“走,咱們還要去玉傢拜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