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早就出門,晚間才回來,趙氏要是問瞭,她便笑著道:“鶴春將我種茶葉的事情告訴瞭陛下和太後,如今太後時時問呢,再有孫傢姐姐……玉岫姐姐也常叫我去。”
趙氏氣得又回去哭,這回倒是將宋玥娘哭來瞭,兩婆媳和好如初。
宋玥娘最近煩得很,沒有去理折綰,聽趙氏抱怨之後倒是說瞭一句公道話,“就讓她去勛國公府吧,前兒個我嫂嫂還說孫傢姐姐身子不太好呢,有她帶著做事,人的精神也好些,母親,這是人命。”
趙氏抹眼淚,“我也知曉是人命,便沒有攔著她——否則我一病讓她伺候,她還能出門?”
她已經算是個頂頂好的人瞭,但兒子還是不諒解她。
宋玥娘一口咬定,“是啊,像母親這般的心善,大哥還心裡有怨言,真是不應該。”
趙氏:“就是!”
折綰再來的時候,便見兩人已經親親熱熱的依偎在一起說她的閑話瞭。她看得好笑,隻坐坐就帶著蟬月走。
快五月的時候,孫傢父母終於要走瞭。他們世居丹陽,宗族衆多,一個是族長,一個是宗婦,出來的時候又在江南水災之際,能來這麼一段日子已經夠瞭得瞭。
勛國公送別跟他年歲差不多的嶽父,依依不舍,“這次實在是我做得不好,往後不會如此瞭。”
孫老爺嘆息,“三娘自小就是這麼一副脾氣,但心眼是好的。女婿啊,你以後若是再敢這般行事,我可真不客氣瞭,我們丹陽孫傢即便是比不過你們勛國公府,可即便是強弩之末,也能讓你脫掉一層皮。”
勛國公眼淚漣漣:“嶽父一片愛女之心,小婿是知曉的。”
今日送行,雲傢舅兄也來瞭,孫老爺拉著他的手道:“你我也算是親傢,三世修福分,我這個女兒不爭氣,脾氣大,還望你不要計較。大傢都是為瞭孩子好——三娘對孩子們還是一心一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