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麽一会儿的功夫,月牙收拾好了行李,直接走到了刘举人面前。
“姑父,我的月钱和赏银。”
月牙不是父女俩在外头买的丫鬟,而是刘玉宜母亲娘家的亲戚,她是家中老大,爹娘很是重男轻女,在家拿她当丫头使唤。后来知道刘家需要一个丫鬟,更是直接把人送了来。
父女俩想找丫鬟伺候,但不想找亲戚,月牙自己又哭又求,说是回家后会被卖掉。父女俩心生不忍,这才将人留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三年。
这三年之中,念及大家是亲戚,刘举人想给亡妻的娘家几份面子,从不拿她当丫鬟使唤。衣食住行都和他们父女一模一样。
只是,人心不足是常事。月牙住久了,居然有了坏心思,昨天去街上买东西,说是排队耽误时间,实则是见了学堂中的一个弟子。
那个弟子最近经常往家里来。刘举人说不上喜欢,反正也不讨厌,但那年轻人说是想求娶玉宜。
刘举人知道女儿脸上有胎记,很多人会介意,他都已经做好了养女儿一辈子的準备,有人上门求娶,并没有欣喜若狂,只说考虑。
若不是女儿脸上有胎记,他压根不会考虑,会当场回绝。
他这边还没想好,昨晚上月牙就已经承认,那个叫姚言的弟子看上的是她,不是他的女儿。
更让刘举人生气的是,姚言甚至还跟月牙许诺过,娶到了女儿就纳她为妾!
小门小户的人家,家里的女眷都要做事,妻妾之间的关系并不分明……女儿脸上有胎记,若是女婿身边还有个容貌不错的知心人,那女儿这辈子还有什麽指望?别到头来反而做了丫鬟的丫鬟。
也好在月牙昨天晚上被父女俩连番质问气得说了真话,不然,刘举人至少有六成的可能会答应这门婚事。
在刘举人心里,薛斯年扶女儿一把,他确实心生感激,而他最感激的还是薛斯年昨天点名了月牙在时间上说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