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顾秋实很快就拿到了这个月的工钱。
杨家夫妻确实比较偏心老大,主要表现在家里的银子几乎都花在了杨承运身上。但他们也从来没有剥削其他孩子供养老大的想法。
比如杨承欢这三年多赚到的银子,足有近三十两, 夫妻俩一文没花,还给她记了账。打算等她出嫁那天,将这些银子给她压箱底。
而薛斯年因为是男娃,又早早一个人在外头赚钱, 夫妻俩从来没有主动问他要过工钱。
薛斯年一开始想的是将银子放在家里,放了几个月后, 他感觉不是很方便。主要是他不可能一发工钱就回家,后来习惯了自己收着,便再也没给过。
见儿子能自己收银子了,杨氏主动把以前的那些工钱也还给了儿子。
薛斯年在布庄包吃包住,就连身上穿的衣衫也由东家包了……布庄里,最不缺的就是料子了。
所以,薛斯年在那五年之中,除了很少的人情往来,所有的工钱几乎都攒了下来。不过,认识了林飞雁后,他不愿意让人家姑娘吃亏,犟着付账,那点儿不多的银子已经见了底。顾秋实如今身上只剩下三两多点。
这麽点儿银子,顾秋实也不想去街上转,他打算回家写话本。
当下人对于话本比较宽容,杨承欢一个姑娘家都能靠此赚银子,他肯定也能。
回去的路上,顾秋实买了一些笔墨纸砚,主要是纸,他买了很大两叠。
当下已经有很便宜的宣纸了,就是质量不太好。当然,也有好的,相对的价钱也很高。
顾秋实捧着一堆东西往回走,却在路过一个巷子时,有七个不怀好意的男人将他围拢。
此处距离上辈子薛斯年挨揍的地方不远,顾秋实看了看手里的东西,忍不住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