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秋实到的那天下午,康夫子就亲自登门了。
其实,康夫子也是秀才,屡试不第,加上长辈接连去世,不能参加科举,他这才开了学堂招收弟子,也是为了养家糊口。
明年的乡试,康夫子也要参加。登门后先是恭贺了顾秋实,然后说了乡试要考的範围,还讲了一些细节。
“最好是拜个师,毕竟,我才疏学浅,不能再教你什麽,如果你愿意,我帮你引荐白举人。”
顾秋实看得出来,康夫子这次是生出了惜才之意,想要拉傅南昌一把。
一个人再厉害,再聪明,也不可能无师自通。拜师还是有必要的,顾秋实没有拒绝,还细细问了要準备哪些礼物。
康夫子还怕他养着这麽大一家子不舍得花银子买礼物,闻言松了口气,又指点了一番,约好了拜访的日子,这才告辞离去。
接下来两日,好多人登门送礼,有一半是读书人,一半是城内的富商,收到的礼物专门用一间屋子来堆,险些都要堆不下。
傅家夫妻心里欢喜,可随着认识的人多了,夫妻俩心里都生出了不少歉疚。
凡是在城里读书的书生,每年的花销都不是一笔小数。家境殷实的人家都不一定能供得起……到了此时,他们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儿子在私底下付出了多少努力。
即便是抄书,也不是谁都可以抄的,哪怕从书肆接到了活计,抄出来的价钱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