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不欠他什麽,尤其分家之后,她一张嘴就愿意伺候弟媳妇,说到底也是为了傅南昌出息之后拉拔她的两个孩子。
读书人地位超然,他们不好意思张嘴让傅南昌教导孩子,只希望傅南昌考中了功名之后,自家孩子能跟着沾点光。
秀才的侄子,即便什麽也不会,走出去旁人也会高看一眼。
傅南方也有这想法,但是没抱多大希望,毕竟,今日之前,傅南昌自己都是个白身,说是在城里读书,但一年到头都不怎麽回来,家里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城里做什麽,能不能考中。
听到弟弟这话,傅南方眼睛都红了:“南昌,我……”
他想要拒绝,但又不舍得孩子跟自己一样一辈子在地里刨食。种地为生有多辛苦,那真的是谁种谁知道。为了孩子,脸面也没那麽要紧了。
“我去不去城里都行,是哥哥占了你的便宜,以后但凡有需要的上哥哥的地方,你尽管开口,不管多苦多累,哥哥一定帮忙!”
何氏也厚着脸皮道:“对对对,如果你们日子好过了,家里需要人洒扫做饭,请我就行。”末了又补充,“三弟在城里还没有落脚地,又想把爹娘接到身边,三弟妹还有了孩子,处处都要花钱,如果实在安顿不下来,三弟也不要勉强,反正两个孩子还小,可以多等几年,即便是到十几岁了才读书,那他们也不至于做个睁眼瞎,我们不着急。”
夫妻俩从来就没指望过两个孩子读书考取功名,侄子再亲,那也亲不过儿子。他们想的是孩子跟叔叔学几个字,以后做个账房,若是运气好点考中个童生,日后收小孩子啓蒙……又干净又得人尊重,也不用日晒雨淋。夫妻俩就很满足了。
一家人都没有困意,得知顾秋实第二天就要回城,婆媳三人跑去厨房做了不少干粮,还把分家拿到的鹹菜全部都包上。
翌日早上,一家人都要送他去镇上,刚好傅父的药吃完了,确实得去镇上抓。
一行人浩浩蕩蕩出门时,傅南北夫妻二人也关了门出来,就赖在别人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