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蘅端着药走出侍药间,春日里下雪,天气竟比深冬还要冷,她被冷风一激,重重打了个激灵。
担心这种天气汤药凉得更快,昭蘅片刻不敢耽搁,快步往静安小筑走去。
到了院前,却见院外已经聚了不少人。
放眼看过去,大半都锦帽貂裘,贵气逼人;再看他们闲适的模样,不像是客人,倒像是公府里有头有脸的人。
昭蘅心中忽然咯噔一声,猜想是不是老公爷身子如何了,是以阖家都来送他……
但眼角的余光从他们脸上悄悄扫过,不见丝毫悲痛,反而个个看上去格外喜悦、兴奋、期待,便觉得是自己多想了。
正疑惑时,那日接见昭蘅她们一行的刘氏走了出来问:“药煎好了吗?太子催了两回了。”
昭蘅明了,原来是太子来探病了。
第3章
高门大户里为了防止暗害,也为了有事方便追查,药都是专人专管,不会假于他人之手。
昭蘅端着托盘走到刘氏面前,微微福了福身行礼,柔声应道:“回夫人,药煎好了。”
“跟我进来。”刘氏吩咐。
昭蘅随她入了院内。
静安小筑修建之处乃是为了族中子弟进学,安国公不喜后辈养成奢靡之风,是以院内陈设并不繁复,仅有一钟、一桌、四角环绕翠竹几丛,在雪中散发出蓬勃生机。
回廊上挂满字画,墨香沉郁。昭蘅行走在回廊里,嗅着文墨香,脑海里便不由想象出惠风和畅的春日,老公爷带领族中子弟在院中坐而论学,泼墨挥毫的场景。
昭蘅因着一斗米的恩情,记了安国公很多年,常常会悄悄在脑海里描摹他的模样。
此时真要见面,她却莫名有几分紧张,托着药盅的手指暗暗抠紧。
“药来了。”刘氏领着昭蘅步入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