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还不能确定这些吴国杀手与出现在京中的商贾有关。”虽说如此,但赵珵也认为两者有绝对关系,但他又不好指责皇上太疏忽了,还不如当初让青凌继续盯着,就不会今日遭人杀个措手不及。
皇上冷冷一笑,“你等着吧,今日五城兵马司一清查,吴国商贾只怕已经走了大半,而留在这儿的全是做小买卖的。”
赵珵也认为如此,但只能转移焦点,“吴国的人在京中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没有人接应。”
“原本是想等到长风稳住吴国,再来处置巴蜀,没想到吴国的胆子这么大,可见得明王已经完全掌控巴蜀了,看样子,朕必须提早行动了。”皇上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父皇将他唯一的兄弟放到巴蜀,原本是看在巴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巴蜀要发兵北上不易,朝廷要攻入巴蜀也不易,如此,方能保持他们兄弟情谊,可惜明王就是个不安分的,他没能力攻入京城,就悄悄在京城培养人脉,试图在朝廷掀起风浪,同时与吴国勾结,藉着吴国牵制朝廷。
略一思过,赵珵提出自己的想法,“巴蜀的世家大族极其难驯,明王要收服这些世家大族不容易,倒是更有可能跟吴国达成秘密合作,提供吴国援助。”
皇上微微蹙起眉,“依照你的意思,你认为京中负责接应的是明王的?”
“虽然他们很可能全部撤离京城了,但仔细查问,应该还是能够多寻到蛛丝马迹。”
“对朕的锦衣卫来说,这是一件小事。”
“若是找到这些人,卑职以为还是别动他们比较好。”
皇上细细琢磨,“巴蜀的问题不难解决,重要的是后头有个不安分的吴国,因此稳住吴国乃是处理巴蜀的首要条件,至于巴蜀,朕并不想大举兴兵,不单此举劳民伤财,更是顾虑巴蜀的强悍,不想逼着他们与朝廷对立,若能直接动员当地驻军取下明王府,公开向巴蜀百姓表示朝廷要对付的只有明王府,这是最好,可是,若整个巴蜀在明王手上,朝廷的驻军就不能用,只得从外头调兵,但如此一来对付的就是整个巴蜀。”
赵珵有些不解的问道,“卑职有一事想不明白,吴国单靠几个杀手想刺杀皇上,这绝不可能成功,况且,吴国虽然常扰边寻衅,但并未正式宣战,为何要轻易挑起非战不可的争端?当然,他们也能推说此事与吴国无关,难保不是明王雇用吴国杀手刺杀皇上,以便朝廷官员反对大梁与吴国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