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董的婆娘居然敢去笑话我,我看她是忘了马王爷有几只眼!”
乔翎转过头去,冷笑一声:“不就是蹲三天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又不是没蹲过,这回非得去给她点颜色看看不可!”
张玉映顿觉头大如斗:“娘子啊……”
她极力想要劝慰一二,然而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最后只得眼看着乔翎从卖瓜的老翁那儿捡了一筐熟透的香瓜,付钱之后单手拎着,提到了马车上。
继而就听乔翎吩咐车夫:“去淮安侯府!”
张玉映“哎呀”一声,终于能够说出话来了:“娘子!您在自己家往人身上砸瓜跟跑到别人家里去砸瓜不一样,量刑的标准会加重的!到时候可就不是蹲几天就能结束的事情了!”
她用哄小孩子的语气,柔声道:“咱们大人不记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跟他们一般见识……”
乔翎却说:“我没打算硬闯啊,我只是去淮安侯府门口,又不是要进去。”
张玉映听得愣住:“啊?”
乔翎说话算话,还真是没有硬闯,叫人领着到了淮安侯府门外,瓜筐搁在脚边,手里摸着一只香瓜,再摆一条条凳,游刃有余的等待起来。
张玉映:“……”
她总算知道自家娘子的打算了。
有先前爆瓜狂战士的余威摆着,现下那一筐瓜在没扔出去之前,威慑力是最大的……
自家门口来了群人,淮安侯府的门房又不是瞎的,当然能够看到。
这要是寻常小贩,大概早就给撵走了,然而瞥一眼那一行人的衣着,再望一眼那权贵人家专用的朱轮车——难道是宾客?
但是看这架势,也不像啊。
再加上搁在脚边的那筐瓜,再想到几日前自家府上出的事儿,门房们隐约间也就有了几分猜测。
只得硬着头皮上前:“这位夫人……”
乔翎马上纠正他:“叫我太太!”
门房从善如流:“好吧这位太太,您是府上的客人吗?”
乔翎摇头:“不是。”
马上又反问:“只是这条街应该也不是你们家的吧,我不可以待在这儿吗?”
门房为难坏了,却也只能说:“当然是可以的……”
心知这是来了个硬茬子,更不敢硬碰硬,自家老爷和夫人不就给撞了个头破血流吗?
只能使人往内府去报信。
淮安侯夫人闻讯大怒:“她怎么敢到我家门口来闹事?把她撵走!”
管事隔着帘子,蔫眉耷眼的回话:“她也不算是堵在正门口,没由头撵人走呀……”
淮安侯夫人为之气结:“这个无赖!去找京兆尹的人来!”
乔翎坐在条凳上等了会儿,就见几个京兆尹的差役过来,向前去朝她行礼:“越国公夫人,这里不能久留,您要不要换个地方呢?”
乔翎向前一伸手:“本朝哪一条律例规定了,我不能带着一筐瓜在大街上坐着?拿出来,我马上走!”
京兆尹的差役犯了难:“只是淮安侯府那边使人去说,我们也不好做啊……”
乔翎冷笑一声:“我乐意带着瓜坐在这儿,这是我的权力,淮安侯府看不惯,这是他们的事,凭什么要我改?!”
“对了,”她还问旁边几个小心翼翼往这儿张望的淮安侯府管事:“你们侯爷什么时候下值回来啊?走偏门绕开我没关系,我不信他明天后天大后天,以后永永远远都不上朝了,那边可只有一条路!”
淮安侯夫人原也正在门内等候消息,听得这话,再也按捺不住,隔着门跺脚道:“她都这么说了,你们京兆尹居然还无所作为?这种狂徒,还不赶紧把她给抓起来!”
乔翎一听她的声音,马上支棱起来,手握香瓜,站起身来:“你出来啊!别躲在里边不敢露面,我知道你在那儿!”
淮安侯夫人不理她,只气急败坏道:“京兆尹到底是做什么吃的?你们还不管吗?!”
京兆尹的差役们只能硬着头皮说:“淮安侯夫人,现在越国公夫人也没把您怎么着啊,这叫我们怎么管?”
淮安侯夫人勃然大怒:“她威胁我,你们没听见?!”
领头的差役道:“她现下只是说,没动手之前,我们能如何呢?”
乔翎哈哈笑了两声:“姓董的,你最好永远别出来!姑奶奶我还不等了呢,我找淮安侯去!”
说完也极痛快,扭头就走。
淮安侯夫人急了:“你这无赖,给我站住!”
她叫人开了门,脸色发乌,身体哆嗦:“你到底要怎么样?!”
乔翎回过身去看她:“给我道歉!那晚上你什么都没看明白,就稀里糊涂的往我身上泼脏水,马上给我道歉!”
淮安侯夫人为之语滞,意欲辩驳,然而觑见她抓在手里的那个瓜,只觉心头一寒,眼眸闭合几瞬,艰难道:“对不住,是我的错……”
乔翎又道:“以后跟我相关的事情,你都给我闭上嘴,少叽叽歪歪!再叫我知道你敢在外边提及我一个字——”
她手里那只香瓜“啪”一声砸到淮安侯府门前的石狮子上,一声脆响,汁水四溅!
淮安侯夫人想起了被香瓜支配的恐惧,眼眶含泪,颤抖着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
乔翎:“大点声!”
淮安侯夫人带着哭腔大喊一声:“我知道了!”
乔翎冷笑一声,拍了拍手,这才偃旗息鼓,雄赳赳气昂昂,打道回府。
……
乔翎还没出狱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在门外等待消息了。
神都的顶层有着自己独特的丛林法则,皇室也好,勋贵官宦也罢,各家各户都难免会有些见不得人的东西,然而大家都遵守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把那些糟污事按下,至于在对外的时候,露出一个体面光亮的外表来。
对于这片丛林来说,乔翎是个异类。
也正因如此,又怎么能不去关注这个突如其来闯进这片丛林里的、这头天不怕地不怕的豹子呢。
大公主前脚听人回禀,道是承恩公那边已经有几个太医成日蹲守,心里边就有了几分底,叫人侍奉着换了出门的衣裳。
还没换完,又听人来禀,说越国公夫人出狱之后没急着回府,先往淮安侯夫人门外去寻她晦气了。
大公主明白底下人的心思。
无非是知道她不喜欢淮安侯夫人,这会儿见到了那一家的笑话,所以特意说来讨她高兴罢了。
的确是高兴的。
忘恩负义之徒的乐子,谁不喜欢看呢。
大概是眉宇之间带出来几分,等她到了建章宫,行礼落座之后,便听圣上靠在玉几上问:“我儿这是遇上了什么好事?”
大公主不由得摸了下脸:“这么明显吗?”
圣上说:“倒不算明显,但也能看出来。”
侍从送了茶水过来,又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只有史官跪坐在帘幕后,如同一道沉默的影子。
大公主并不隐瞒父亲,将方才收到的消息说了:“越国公夫人倒真是个妙人呢!”
圣上听完也笑了,以手支颐,道:“好大胆。”
大公主原也不是为了这事儿来的,啜一口茶,又去拿摆在青玉盘里的荔枝,一边剥,一边说:“卢相公的性情,阿耶又不是不知道,虽说是政客,但骨子里还是个耿介的文人,您何必同他计较呢?”
剥完了,光滑白净的一颗,她送进口中:“而韩相公就更加不必说了。那是从东宫便跟随您的老人,此番议定为贬谪,而非流放,可见您其实也没那么生气,到底也是舍不得的。现下他远行在即,还是叫卢相公出来吧,两人相交一回,好歹去送一程。”
圣上听得默然,良久之后,却敲了敲玉几,说:“也给我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