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翠翠送走了家人,回来后心情好了不少,有说有笑的。
趁着她去茅房,唐悦白道:“姐,尽管可能是因为我的善举,招来了翠翠姐的家人,但结果还算不太坏,对不对!”
唐乐筠没理会这个话,直接换话题,“你在学校都学了什么,跟得上进度吗!”
唐悦白回道:“千字文,不难,多写两遍就记住了,就是字差一点,先生说我力道有余,收放不够自如。”
唐乐筠把几种药按比例混合在一起,“你去练字,我自己装瓶。”
活不多,唐悦白也就不坚持了,“好,我在这练,姐你看着我写。”
姐弟俩一个装药,一个写字,气氛好不和谐。
“买药。”一个穿劲装的年轻男子进了门,从怀里掏出两张方子递给唐乐筠,“各十副。”
二十副呐!
唐悦白的眼睛亮了,赶紧把方子接过来,再递给自家姐姐。
唐乐筠起了身,一张方子扫一眼,一张是桂枝汤,一张是小柴胡汤。
二者都是常用药,也都适用于风寒感冒,只是作用机制不同,且各有侧重。
她说道:“同一种药物,本店价格远高于其他药铺,贵客了解吗!”
那男子道:“知道,赶紧抓药。”
人家不差钱,那就不用废话了。
姐弟俩一个抓,一个复核重量,很快搞定了二十副药。
待邓翠翠从茅房回来,直接帮忙打包,大家配合默契,很快便送走了客人。
邓翠翠站在门口,目送客人离开,“不用太多,这样的主顾一天来两个就成。”
她话音将落,一个中年男子从马车跳下来,快步上了台阶,边走边掏方子,“十副炙甘草汤,药方在这里。”
炙甘草汤,汝阳郡主的常用药。
唐乐筠也过来了,接过方子看了眼,每一副药的剂量都符合她家的草药用量,完全用不着加减。
唐乐筠问:“病人现在怎么样!”
男子打了一躬:“有劳唐掌柜惦记,已经好多了。我家爷让小人转告唐掌柜,以后几日要小心了。”
‘以后几日要小心了’——可能是流民暴动,也可能是齐王谋逆。
书里有过这样的剧情:
邵昌文以国库空虚、边境不稳定为由,拒绝开仓放粮,流民吃不饱肚子,反叛情绪高昂。
齐王趁机推动流民暴动,并借势发动宫变。
京城陷入混乱时,瑞王联手纪霈之刺杀邵昌文,但后者早已准备充足,纪霈之的人遇到了大高手,险些遭反杀,被知晓先机的唐乐音所救。
从此后,唐乐音在纪霈之的心里有了一席之地,在她的斡旋下,关系还算不错的两位王爷有了些许默契。
如果杨晞的警告,为的就是那一段情节,便说明故事的时间线虽然大幅度提前,但因为条件基本一致,该发生的依然存在可能发生的可能性。
不过,为什么呢
时机明显不成熟,齐王和杨家为什么要铤而走险
是太子的死,还是别的什么
唐乐筠一时想不出来。
她抓完药,收下男子的银票,说道:“前几天我起了一卦,从卦象上看,应该可以印证你的忠告。请转告你家主子,如今群雄逐鹿,请他务必小心。”
这话大有玄机。
男人似乎听懂了,面色发白:“敢问唐掌柜,那是怎样的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