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两天的游学,小娘子们都有不同的感悟,竹清很满意,说道:“回去之后就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麽,不要再轻飘飘喜欢上任何人。我并不否认会有一心一意的男子,但是太少了,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能遇上那样的人。”
“都听明白了麽?”竹清没有看身后的人,而是视线落在某一处,预备着与农人交谈一番,了解更多的底层百姓的生活。
“明白了,先生。”陈学恒率先说,竹清一怔然,旋即莞尔,“先生?不错,我喜欢这个称呼。”
她都这般说了,李双双、上官晚澄等人也跟着喊了先生,于她们而言,虽然竹清不曾在学堂里教过她们知识,但是她能把她们带出来,在她们因为第一回 考试的名次而骄傲时给予她们清醒一击,无疑,她就像个黑暗中提着灯笼的引路人。
是了,她们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下一次考试中往前突破几位,而不是伤春悲秋,与男子谈论风月。
“俺们去年不是种的这个,是大白菜哩,这回按照官老爷们的说法种的黄豆,虽然俺们不知道有啥不一样的,但是他们说好,这样做好,我们就跟着做了。”
陈学恒看竹清已经与农夫聊上了,便也跟着跳下田梗,到那农夫的附近,上官晚澄几人犹豫了一瞬,也踩在了凌乱肮脏的泥土上。
竹清听了老农夫的话,点了点头又问道:“跟着官府做事是不错,我刚刚看了一圈,附近好似就你们家是种黄豆,他们种的都是稻子、白菜、萝卜。”
老农夫解释道:“先生啊,你们不知道,各家有各家的难处,俺们往年都是种白菜的,冬日也好有个白菜疙瘩汤喝,但是官府提出的这个,这个轮、轮——”
“轮作。”竹清帮他说了,老农夫便嘿嘿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对对对,是叫这个来着,轮作,轮作。”
“官府老爷们让俺们轮作,可是谁知道能不能生?他们便想着像从前一样,种稻子、土豆,起码有个嚼头。也就俺家,俺的女婿是秀才,特意来与我说要种黄豆咧,说是不亏的。”老农夫其实也有些不安,不过既然做了,在官府那里报名了,也就不能后悔。
“官府的老爷说轮作有益处哩,至于是甚麽,俺也不懂。”老农夫像是与竹清说,又像是在说服自己。
竹清理解,在古代这样的环境,农家得看老天爷脸色吃饭,像冬稻与土豆,一个是主食一个是产量比较高比较耐饱的粮食,自然是农人们的首选,贸然改变种植的粮食,抗风险能力差的农家是受不起的。
哪怕是官府,哪怕官员亲至这里给他们讲道理,他们也不信任,对于官员,他们不害怕就不错了,怎麽可能信任?
只是不知道,轮作是青州知州吩咐人做的,还是成华县的县令瞒住知州做的?朝廷在十年前也试过让农人们轮作,这样对土地有益处,只是那个时候后续的轮作物售卖并不顺利,有些农家甚至差点饿死,于是轮作便作废了。
如今在这,却又见到了。竹清与老农夫谈了一会儿,见耽误了他的活计,便拿出一锭银子塞进他的手里,“麻烦你了。”
“诶诶诶,这怎麽可好?俺是自愿与先生说话的,不能收您的银钱。”老农夫觉得手里的银子烫手,比那悬日都要热。他肯与竹清聊,是因为她是先生,对于百姓来说,先论身份,再论男女。
哪怕这是个女先生,都比他们身份高哩。
“拿着罢。”竹清摆摆手,随后,她领着陈学恒一行人走了。
待她们看不见背影后,就有别家的农妇过来,一开口便是,“张老头,这咋让你混到了几两银子。”别看她们方才都默不作声,实际上一个个眼睛都盯着这边,那女先生塞银子她们没看见,不过张老头推拒的动作却是一清二楚。
“咋不能,哼,你们这起子人就羡慕去罢!”张老头不和她们多说。
其他人耐不住了,趁着喝水的间隙凑在一起,像以往那样说张老头的小话,“看他那得意的样子,指不定吃不上饭了,种黄豆,傻子才干。”
“可不是,俺们好心才劝他,他却不给任何面子,别管他,这张老头命硬,指不定克了谁去。”
“对对对,少不得赔上一副身家,几两银子。”说这话的是个老太婆,眼里的嫉妒都要溢出来了,那可是几两银子,她们家省吃俭用,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几两!
“可听见了轮作?”回程的马车上竹清开始了随机提问,这点陈学恒她们不清楚,倒是上官晚澄,能讲出几点来,“官员们认为轮作有利于土地缓和,就像人一样,能喘口气……”
“是了,轮作其实是没有错的,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支持轮作。”竹清颔首,又说道:“既如此,你们就回去查资料,每个人提交一份关于轮作的构想给我,我帮你们批改。”
“这是作业麽?先生。”陈学恒跃跃欲试。
“当然。”竹清说,她有预感,如果青州推行轮作大获成功,轮作肯定会成为接下来十来年科举的重点题目。
水利、屯田、戍边这几样都是必考的,如今竹清让她们写轮作,也就是跟“田”相关,至于剩下的……戍边不太容易亲眼所见,那便只有水利了。
“你们在学堂里好生学着,等下一个假期的时候,过年前我会带你们去瞧瞧大河的工程,包括防洪堤、引流、堆沙袋等等,恰好,隔壁的徐州便有一条大河,倒也方便。”竹清说,学子们一阵激动,这还没完,她又继续说道:“戍边你们也要亲眼所见才心里有底,不过这里距离边关太远,等到寒假,如果你们都愿意,家里人也都允许,我会带你们去北安州,瞧一瞧边关是甚麽样子的。”
“先生,真的麽?”一阵此起彼伏的惊叹,连上官晚澄也不禁微微瞪大了眼睛,这可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傲气的小娘子才终于明白,为何太皇太后曾让她跟着竹清多学,对方的这等魄力、能力,的的确确是她所欠缺的——哪怕她是金尊玉贵养大的小娘子。
“这些事情不要到处和旁人说,你们也该知道,连男子都不一定能见到这些。”竹清嘱咐,学子们脸色严肃地应了,她们明白。
待回到了书院,升入了天支院的学子便又开始紧着学习。竹清见她们用功,心里宽慰,不错,合该是这样。
新书院的建造已经快要完成,竹清按照用处,把学舍、学堂、饭堂、图书室、先生们的馆舍分别建在东南西北以及正中间五个位置。正中间的毫无疑问是学堂,东边是图书室,西边是饭堂,南边则是学舍,北边是馆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