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清。”这天下值,竹清刚与画屏交接,待她与绘夏上值,她这才回厢房。刚进去还没关门,就听见暖春喊她。
“怎的了?”竹清客气地问道,暖春进来后,把手上的几样东西怼进竹清的手里,憋出一句话来,“竹清,我是来与你道歉的。”
她一咬牙,把早已经想好的话说出来,“我一开始是看不惯你,又觉着你抢了王妃的宠爱,所以才三番两次针对你。可是经历了江家那件事后,我忽的想明白了,王妃还是会对我好,为我着想,我以前的担忧实属是没有必要的。我不该针对你们,对不住。”
“我与你们三个,俱都送了礼倒了歉的,”
竹清挑眉,忽然懂了,暖春就是害怕其他大丫鬟抢走王妃的疼宠,就跟侍妾争雍王宠爱一般,她们作为丫鬟,也需要有王妃的信任与关心才有体面。
所以暖春很担心。
可退婚的时候,雍王妃前前后后为她做了不少的事,教她看明白了,雍王妃不会因着旁人而忽略了她。
“这几份是感谢你救了我,还有,明日下响我在聚仙楼摆上一桌儿,请你与曾婆子去,你且告诉我,去不去?”暖春有些忐忑,她与竹清有恩怨,最怕的就是竹清不答应。
“去啊。”竹清笑了笑,“有免费的饭菜谁不吃?”她不至于与暖春一笑泯恩仇,但是至少以后,大家能维持平静,再则她即将就要院内院外两头跑了,与暖春见的次数会少很多。
这样相安无事就很好了。
暖春一喜,她一笑,倒教竹清才想起来,她也不过才十八。
翌日,竹清与曾婆子一同去了聚仙楼,曾婆子喜得跟成亲似的,她头一回来聚仙楼,恨不得把全部都记下来,日后也有了与人学舌的本钱。
如此,用罢了这一次饭,竹清与暖春的事就已经翻篇,暖春也不会在竹清、绘夏还有画屏跟前争个眉眼高低,只是得了空,照样戴上王妃赏赐的东西出去显摆。
按照她的说法,那就是:她这般努力当差,得了王妃的赏赐,为的就是教人知道她能力好。若是赏赐不戴出去,难不成在妆奁里生毛麽?那她努力当差做甚?
如此,倒也有几分率真可爱。
*
五月初二,四个大丫鬟俱都随着雍王与雍王妃进宫。明日五月初三是万寿节,天不亮他们就得随着圣上敬天祈福,又要拜过宗祠,所以今日就得宿在宫中。
长春宫,淑妃见到了雍王,一口一个“我的儿”,雍王不能常常进后宫,她也的确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雍王了。
待雍王与雍王妃坐下,淑妃就炫耀般说道:“本宫猜你们还不知道罢,德妃前两日被圣上训斥了!”
后宫的事,雍王还不如雍王妃知道的多,毕竟她时常出入后宫,所以这事,雍王妃已然知道了。
“母妃快与我们说说。”
“德妃请了圣上过去,谁知醉翁之意不在酒,她想趁着圣上吃醉把自个的贴身宫女推到龙床上,谁知圣上在储秀宫砸了好些的东西,然后怒气冲冲地从里头出来。啧啧,德妃惹了圣上厌弃,这事可是被长街上打扫的宫人们瞧得一清二楚的。不过他们只知道德妃让圣上不高兴,却并不知内里实情。”淑妃幸灾乐祸,虽然说后面皇后教人封口了,不许传这件事,可是她到底是妃位,还是知道了真相。
“当本宫不知道呢?她自个不能生了,便想让年轻的生,生下来了,好扶持宣王……”淑妃难得的聪明一次,又说道:“怎麽可能,相差恁大,是养兄弟呢还是养儿子?”
说罢这些,淑妃又问道:“贺侧妃如何?是不是个好的?之前你父皇来长春宫,与本宫说,待过个半年,再给你赐一个侧妃,赐个有福气的。”
她看向雍王妃,“孩子如何了?最近吃喝可还顺畅?”眼见圣上会考教宣王的孩子,她也有些着急,急切的盼望着雍王妃快快生下嫡子。
雍王妃一一回了,又听淑妃得意起来,“待日后,本宫也有孙儿了,还看德妃嚣张甚麽。”
至于没有生母的祁王,向来被她们忽视,同样的,祁王府现在还没有个一儿半女,也没有人催促。
住过一晚,翌日天黑蒙蒙的,长春宫便热闹起来,端着洗漱的物什的宫女们进进出出的,竹清替雍王妃梳了一个端庄的发髻,又戴上一整套宝石头面,如此才好了。
雍王妃略吃了两块糕点垫肚子,随后与淑妃一同先去椒房殿,至于雍王,是先行拜见圣上的。
竹清一边认路一边记娘娘们的脸庞与脾性,她发现德妃居然也到场了,哪怕才惹圣上生气,到底舍不得这一次的大日子,厚着脸皮便来了,教淑妃好一顿嘲讽。
德妃身边的宣王妃也面红耳燥,教人挤兑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做儿媳的,不好面上表露出来,可是内里,却还是怨德妃的,她丢脸,害得她也跟着丢脸。
画屏低声与竹清说,“那个贺美人,与贺侧妃是一个宗族的,不过贺美人不得宠,与贺侧妃没有多大的益处。”
竹清看去,贺美人与贺侧妃生的一样浑身书香气,打眼一瞧,便是斯文内敛的。
请安结束了,皇后亲自带着这些女眷前往宗辰殿,上过香,又与圣上一同上祭台,待法师做过法,圣上敬天祈福,万寿节便过去一半了。
竹清跟着雍王妃走了一天,又站又跪的,只觉得这双腿都不是自个的了,待到午时,她们终于能吃上热饭热菜。
吃罢,还不能歇息小憩,又要与雍王妃换一身适合晚上宴席的服饰,来来回回折腾,一个个脸上还要带着笑,不然就是不尊敬。
晚上的宴席才是重头戏,皇室宗亲与文武百官按照各自的位置入座,外地做官的官员不必回来,只送了礼来便可了。
竹清第一次看清皇帝,他脸庞瘦长,眼神锐利,脸上沟壑很深,瞧着有几分摄人。他的背很直,明黄色的朝服衬得他高不可攀。
“太后娘娘驾到。”大殿门口的太监唱词,这个平日里只在宫里头礼佛的主子在圣上诞辰这一日终于踏出了寿仁宫。
“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竹清随着众人下跪。
太后似乎有些虚弱,由着身边的嬷嬷扶着,皇帝面上功夫做得足,下去在另外一边扶着她,待到高台上坐稳后,她才抬手,“都平身罢。”她又看向皇帝,笑着称赞道:“皇帝有有心了,快坐。”
皇帝并非她亲生,但是这麽些年,对她也无甚不妥的地方,一应的东西每月都是够的。甭管是做戏给天下人瞧还是他真的想要孝顺她,终究是做了那麽多年了。
“朕不是说了,太后病着,就不必来了,这里人多,恐怕不利于太后养病。”皇帝对太后说,太后说道:“万寿节这样的大日子,哀家如何能不来?”
皇帝的表情有些难以捉摸,皇后出声,“到底是太后与陛下母子情深。”如此,倒是全了脸面,也教皇帝与太后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