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在比空军基地更偏僻的地方,是华国的一个秘密基地。
十二月份,大西北的温度低,孟秋里三层外三层裹得跟个球似的,一下车还是被风沙扑了满脸。
“呸……”
“小师叔!”
一道同样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跑过来,拉下帽子,孟秋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师侄。”她惊喜道。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师侄高扬。
“师叔,你怎么没戴围巾啊?帽子也没有?”高扬解下自己的围巾,给她在脖子上绕了几圈,连脑袋也包住了。
孟秋把乱飞的头发捋到耳后,道:“嗨,准备不足。”
她们预估到了这边天气冷,特地带上了厚衣服,连毛毯都带上了,却没料到能这么冷,风也大。
一路上一边走一边加衣服,都快把带的衣服都穿身上了。
难怪以前往这边叫流放呢。
高扬一手提起一包行李,一手扶着她,看向许小莹、何佑华两人,两人表示她们能行。高扬便也不跟她们客气,军博会期间,他见过这两位女同志,知道她们不是一般人。
当初暗地里盯着他们的人,还是许同志第一个发现的,要不是他们另有计划,何同志差点当场给人拿下。
“这边!”高扬带路。
这里虽然没到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程度,但也差不离了,一路上走来,都是穿着军装的人,边上更是有人在训练。
高扬见他们看着那边,介绍道:“那是驻扎在这里的部队。”
有穿着军装的同志见他们手里提着行李,询问是否需要帮忙,高扬道:“不用了,我们拿得下。”
询问的同志退下,对她们三个陌生人丝毫不好奇。
高扬笑道:“他们到这里的第一条规章制度就是不该好奇的别好奇。”
这里有太多不能被外人知道的东西,可能随随便便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就是一级保密级别。
“我们这些研究人员也是一样,你们才来,等乔主任知道,肯定要来找你们谈话了。”
“到了,就是这里!”
面前的是几排普普通通的平房,外面竖着个牌子,写着“756基地”。
如果不是严密的防守,如果不是高扬带她们过来,她们自己找过来,见到这些平平无奇的房子,只怕都要怀疑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高扬带他们去了后排靠里的一栋房子,推开门:“小师叔,这是你们的宿舍。”
一个不大的房间,两边靠墙各放着一个铁架子床,中间是一张桌子,桌子下塞着四张凳子,桌子上放着热水瓶、脸盆、饭盒、毛巾之类的生活用品。
除此以外,屋里再没有其他东西。
高扬将行李放下:“小师叔,环境简陋,你们先住着,有什么缺的和我说。”
孟秋打量了一圈,道:“没关系,必需品都有。”
和901所那边的环境相比,确实简陋许多,但她只是短暂地生活一段时间,相比之下,他们才是一直在这里。
听老师说,大师兄在这里已经十几年了,当年这个基地建立,大师兄是第一批申请调过来的人。
想到大师兄,孟秋问:“大师兄在哪儿?我去和大师兄打声招呼吧?”
高扬道:“老师在实验室,说都是自家人,不用见外,让师叔你先安顿,收拾好了,直接过去找他。”
孟秋说:“也没什么要收拾的,现在就可以去。”
两人还没出门,消息灵通的乔主任找来了。
如高扬所说,乔主任是来给她们进行思想教育的,特别强调保密制度,孟秋三人认真点头。
思想ῳ*Ɩ 工作做完,乔主任伸手,两只手握住孟秋的手:“孟秋同志,欢迎来到咱们756基地!”
“刚刚听见你们说要去找裴工是吧?刚好,顺路,咱们一起?”乔主任笑眯眯地说。
756基地很大,不算外面的部队驻扎区、导弹发射阵地,仅试验基地,占地面积便有一百多亩。
宿舍、食堂属于生活区,实验室位于工作区,两个区域有一段距离。
一路上,乔主任很热情地给孟秋介绍,只是三言两语之间,就将她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到了地方,乔主任笑眯眯地和他们告别。人离开,孟秋擦了擦汗:“乔主任,真犀利呀!”
高扬给她透露小道消息:“据说,乔主任以前是干情报工作的。”
难怪这么专业!
虽然还没有和其他人接触,但756基地已经给孟秋留下了卧虎藏龙的印象。
进入实验区,孟秋心里暗暗道,必须得拿出全部本事!
“老师!”高扬喊了一声。
一个大概四五十岁的男人走过来,相貌气度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仙!
明明穿着一身旧棉袄,却像身着一袭长衫,手拿书本,从校园中翩然而过的诗人。即便眼角已经有细纹,可看着就让人有种翩翩公子的感觉。
唯一不搭的就是他脸上戴的眼镜,眼镜腿似乎是断了,用胶带随意地缠着,在这副谪仙般的面孔上,稍显突兀。
孟秋想起了另一个人。
不知道陈国平是不是在模仿大师兄,几次见面,他都装得一副翩翩有礼的样子。然而,即便他西装革履,戴着精致的金丝眼镜,站在大师兄面前,也像个赝品。
还是九块九包邮,买回来也要被顾客大骂“商家含泪血赚九块”的那种。
大师兄一开口,打破了他身上那股神仙范儿。
“听说你们在国外让那个白眼狼吃了大亏?”
“嗯,是的。”
大师兄赞赏有加:“做得好,有机会,多多益善。”
孟秋:大师兄这么直接的吗?
高扬冲她使眼色,没错,他老师就是这么爱憎分明的人!
大师兄道:“你写的那篇文章我看了。”
秘密基地不是想来就能来的,为了敲开秘密基地的大门,孟秋尽全力写了一篇关于“风犬”导弹的分析兼改进文章。
其实她更想写激光导弹,奈何找不到借口,M国可没给她机会了解激光导弹的内部结构。
倒是能往陈国平身上推,但他要是能让她知道得那么清楚,别人真得怀疑陈国平是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
大师兄说:“……关于岸舰导弹,在此之前,基地已经开展研究,采用的是常规的制导方式,射程较近。高扬回来时,提到了R国的那款导弹,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他们重新调整了部分思路,只是因为没有亲眼见到,有些地方还是不甚明了。高扬……”
大师兄摇头,嫌弃道:“这小子一知半解,半通不通。”
一旁的高扬面露羞愧。
虽然那款导弹的详细解析是他们共同完成的,但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只负责一部分,整体都是由小师叔把控。若论谁对那款导弹最了解,毫无疑问,一定是小师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