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普通人家, 路菲菲在今天的晚宴上就有把握搞定他们。
如果是普通的富贵人家,最多在晚宴后,也一定能有消息。
不过, 何家的情况比较复杂, 各房一边想自己出头, 一边又怕其他房出头, 更怕自己丢脸, 让其他房的人躺赢。
路菲菲的提议让他们觉得风险颇大。
就算路菲菲说的都是真的, 面临的政治风险远比投钱本身的压力要大。
可能这钱根本就投不下去。
也可能, 这钱投下去, 美国人要求哈萨克斯坦人不认账。
也可能, 哈萨克斯坦人自己就不想认账。
□□业与石油行业完全不一样, 何家人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中亚那边的政策, 甚至都没有把那里当做旅游目的地。
在宴会上, 路菲菲与二房三房四房的子女都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不过, 也只限于随便聊聊, 没有达成什么具体的意向, 也没有表示出进一步往下谈的想法。
路菲菲也不着急, 五十亿一时谈不下来,就谈点别的。
俗话说:人在外面, 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女士们争奇斗艳,身上穿的,脖子上挂的,手里拎的, 全是顶奢品牌的高定、限量、专属订制……
路菲菲手里拎着的手包连品牌都没有,是她在伊朗随手买的当地手工艺品, 暗色哑光小牛皮镶着一圈绿松石,把手两端浮雕着火焰样的花纹,包扣的正中,镶着一颗颇大的钻石。
伊朗的钻石不贵,主要是因为4C只占了1C——克拉。
看起来足够大。
另外3C经不得细看,不管是颜色,还是净度,还是切工,都一言难尽。
能把好好的钻石切得像玻璃一样毫无火彩,这水平,在全世界的钻石工艺中,都是垫底。
这个包上的钻石已经算切得不错了,只要努力摆角度,还是能看到钻石上跳动的蓝色火彩。
再加上反正是嵌在包扣上的,颜色和净度也不是那么重要。
以及,手工艺匠人给她说了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所以,路菲菲才会把它买下来。
聊天的时候,不少名媛好奇地打听这包是哪家出的。
路菲菲把手工匠人编给她的故事转发出来:“巴列维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在逃离德黑兰的时候,时间匆忙,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带走,这个包就是其中一个。”
豪门家族的不少物件来源都经不得细问,大家也颇有默契地不去问别人的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能弄到巴列维王朝遗宝的女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再加上大陆三大国营石油公司愿意给她背书。
再加上路菲菲打扮普通,即没有露腿,也没有露沟,就连一点小巧思小花样都没有,这让原本担心她是来抢男人的女人们非常安心,相处起来更加和谐。
再加上她的谈吐不是本地富豪们习惯的那种调调,说话的语气和用词却很坚定又自信。
如果要用朝鲜半岛来做比拟的话,她不是南边的三星公主李富真,而是北境的金长公主,没那么洋气,却自带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场。
她就好像战场上的常胜将军,跟着她,就有一种必然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感觉。
虽然跟几拨人都聊得不错,不过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就等于没有进展。
在宴会的后半段,路菲菲已经在想着要不明天去香港找霍家聊聊,跟何家谈利益,跟霍家谈加强与内地的联系。
应该有希望。
她完全放松地看着女士们先生们交流的时候,是如何假装不经意地炫富,又是如何嘴上很客气,实际上说的话满含玄机。
这些人来这里,就不是吃饭的。
路菲菲想起她曾经在一些联名限量玩偶卖两万,住一晚酒店一万五的新闻下面看到有人评论:花这么多钱做这么无聊的事,拿去买好吃的东西不香吗?
只能说,这样评论的人,应该是想不到有些人已经把世间各种稀罕花哨的东西都吃到腻,对他们来说,拿钱去买好吃的东西才是无聊,买限量玩偶不香吗。
这两种论调的人,都在路菲菲认识的朋友圈子里,时不时看他们隔空吵架,也挺有意思。
今天她看到更有钱的阶层玩手段,也很有趣。
就当看豪门宅斗剧了。
“路小姐怎么一个人在这?”一个男人的声音传来,是四房家的儿子,路菲菲笑道:“说了太多话,想过来静一静。”
当初路菲菲在八卦类公众号上班的时候,曾深入了解过何家这个著名的八卦素材供应者:
大房势微无人问,三房投靠二房,斗的是二房跟四房。
最终分家产的时候,大权归二房,大财归四房。
何公子与路菲菲并肩站在一起,看着宴会厅里的男男女女。
一些衣着光鲜的男女,从一个聊天团体转战另一个聊天团体。
好像处处都吃得开。
另一些人,他们哪里都不去,稳稳地占据着那么一块角落,身边永远都不缺满脸笑容,殷勤陪说陪笑的年轻人。
何公子抱着胳膊,意有所指:“原来路小姐是在看他们,这个位置真好,厅里的一切尽收眼底。”
路菲菲:“何先生说笑了,我只是挑了一个通风透气的风水位站站。”
何公子笑道:“路小姐也懂风水?”
“稍微懂一点,没遇到事的时候,什么都不信,遇到的事情越多,越发现有很多事情不是人力可以勉强,需要天意成全。”
然后路菲菲给他说了一个某省炮校的炮口,与五任交通运输厅厅长的故事:“……只有第四任在任的时候,炮口转了,也只有第四任安全着陆,也许他是真的好人,也许……谁知道呢……”
“做生意也是如此,生意做得越大,越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意,也相信有人的身上就是自带幸运气场。”
何公子微笑:“路小姐是在说自己?”
“何先生觉得呢?”
今晚,路菲菲的几段传奇经历,让在座的女士们先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这些永远“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这辈子都不会有这种传奇的冒险经历。
五百多年前,哥伦布能够说服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给他投资,除了他描tຊ述的远东帝国那些金银珠宝、香料丝绸,还有他表现出的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