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消息, 李贞英怔了几秒:“怎么看出来的?”
路菲菲:“电脑上,是发谣言的那个人的账号。他发第一篇内容的时候,没有注册贴吧账号, 系统直接显示的是IP地址, 就是这附近。”
“他为什么要这样?”与愤怒相比, 李贞英表现出的是费解, 她不明白, 为什么郭宝森会这么做。
“我昨天才跟他第一次见面, 我们之间也没有任何利益冲突…tຊ…”李贞英思来想去, 都不明白, 他为什么会恨自己。
路菲菲:“那就只能是郭正林说的了。”
李贞英更不明白:“我又没有哪里对不起他。”
“也许是他在向郭宝森说过去的事情的时候, 有一些不实的地方。”
也只能是这种可能, 李贞英点点头, 继续向前走:“算了, 只怕我去问他, 他也想不起来。都活这么久了, 没必要事事较真。”
最后一次会议, 基本上确定水产养殖观测器是非法产品, 各种相关参数太高, 可能会影响国家安全,他们不会发放生产许可证, 同时工商部门也会跟进,确实禁止销售。
李贞英得知消息后,又亲自去了一趟,想看看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同去的路菲菲又看见郭宝森, 他一扫那天所见时的阴郁,看见李贞英, 他笑得很是灿烂,好像有什么喜事。
在办公室,大领导也说了难处:“影响太大了,自从这个观测器下水之后,我国几次海军潜艇的秘密活动信息,都被国外情报组织知道了?”
李贞英也十分惊讶:“我们的观测器很小,能记录的范围有限,根本没法记那么多。是不是被渔民看到了,或者是被其他国家的人在海上看到了呢?国外的间谍卫星……”
大领导摇摇头:“数据确实不详细,但是有了出入时间和活动范围,就已经是泄密了。”
“可是,我们的观测器……”
“不要说了……已经决定了,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事情,跟普通犯罪不一样,而且,你们公司的人也要准备接受调查,在调查结束之前,不要离开本地……”
说得再多,也是泄密了,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让她们先回去。
回到公司,看着员工们还在忙着处理订单,催促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发货。
李贞英一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她的脑子有点乱,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开始好。
她回到办公室,伸手拧着眉心。
年轻时候她是劳动模范,只管出力,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工厂倒闭。
但当时,大家都是齐心协力的,想要尽快赚到钱,让生活好起来。
所有的危机都放在眼前,所有对手的身份和目的,也都很清晰。
不像现在这样,对手完全隐于黑暗之中,甚至都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路菲菲小声提醒她:“先确定是不是咱们公司的产品造成的啊,观测仪里不是有活动范围记录吗?”
此前为了通过安全审核,路菲菲建议他们要在产品里加上定位器,确保不会误闯进什么不该去的禁区。
同时,也要留个痕,每个设备去过什么地方,在最后能接收到GPS信号的地方,会发出一个定位消息。
设计距离是一百公里的那款机型是顶配,而且还是实验室里测出来的最理想数据,真正在水里,水阻、各种水生物、要绕的石头、水温……各种这这那那的事情,会让电量暴跌,根本达不到一百公里。
何况,现在真卖出去的,全都是最便宜的标配,最多游个十公里就没电了,如果是直线出去,再直线回收,也就只能游个五公里。
如果有人用观测仪探测海军的活动情况,那他们只能在靠得非常近的地方把观测仪放下水,到时候地图一对,看看到底是不是,不就知道了。
路菲菲:“我相信,绝对不是用的观测仪,五公里,那么一船在海军划定的禁区里漂着,这还能看不见?那他们也别干了。”
具体到底是哪个基地的活动被发现了,当然不可能告诉公司。
公司只能把从第一次销售到现在的每一天的数据都拿出来,做为自证清白的证据。
公司里先自己检查了一遍,确定那些地方到底是干什么的。
阳澄湖、固城湖,很显然,是养螃蟹的专业户。
霞浦、莆田以及等等的几个近海地区也有在使用,而且出没了好几次,频率非常固定。
从谷歌地球的图上看,那里是一片当地人的渔场,里面养鱼和鲍鱼等等。
还有几个曾在长江里出没,路菲菲清楚记得,那是她亲自做的宣传,卖给当地生态保护部门,用来观测野生江豚的活动情况,以及寻找一下也许没死绝的白鳍豚。
其他的就没有了,那些在风浪里跑来跑去打渔的渔民,觉得他们亲自开船往前走走,费的柴油钱比花一千多块钱买个只能走五公里的小玩意儿便宜多了。
看着地图上的真凭实据,李贞英大大松了一口气。
路菲菲小声嘀咕了一句:“怎么没有獐子岛。”
在审查会上,公司当场拿出了已销售产品的行动轨迹记录。
首先,排除自家公司的产品是泄密渠道。
李贞英是轻松了,调查组更加头大了。
海上没有发现间谍船、不是水下的探测器,那会是谁……
会议间隙,路菲菲与上次见过一面的海军相关人员聊天,先夸一下产品在设计的时候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性,所以各种预防措施都准备好了。
顺便又好像不经意地开始聊一些关于间谍的八卦,她有意无意地说起:“想当年,龙潭三杰还有沈安娜,都是高官身边的秘书呢,哎,他们那会儿是不是还兼任司机?算是离秘密最近的人了。”
其实不用她说,这些人,自然是被调查的重点关注对象。
几乎毫不费劲的就把郭宝森给揪出来了,他身份特殊,早就有人想收买他。
对方不断劝说他,保证交易方式安全,又保证给他家一大笔钱,让他改善现在的生活。
他一直在犹豫,担心万一漏馅,肯定被抓。
直到他发现李贞英的公司蒸蒸日上,生意越做越大,他就愤怒了。
他在审讯中说:“她侵吞集体财产,下岗的时候,把最好的东西,都分给她自己人,不然,她凭什么能开起公司?她就不用受一点惩罚吗?”
李贞英听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怎么着就侵吞集体财产了。
“我能开公司,是厂里的老员工凑钱,还有我娘家的钱!每一笔都能查到。”
得知郭宝森被带走调查,郭正林气得够呛:“这小兔崽子,吃里扒外!请组织严肃处理,我大义灭亲,这个儿子要不得了!”
再然后,他知道了郭宝森的供词。
郭宝森说,他一直听他爸说,是李贞英告诉他,外面有大把的机会,与其拿房,不如要钱,拿着这么大一笔本钱,去南方下海,肯定能发大财,不比守着一个偏僻到连公交车都不到的房子强?
于是,他爸才拿了钱,去下海。
就在他爸把钱亏光的那一年,那个偏僻的房子拆迁,那些要房子的员工都发了大财。
于是,郭宝森自己把这个故事在脑中完善:李贞英早就知道那里要拆迁,所以才告诉郭正林,拿钱,别拿房子。
郭正林哭得老泪纵横:“他怎么这么傻啊!我是骗他的呀!”
话,确实是是他这么说的。
理由无他,就是因为自己做生意失败这件事太丢脸了,所以,要随便找个人甩锅,多说几次,自己也信了,觉得自己的责任占少数,心理上会舒服一点。
谁想到,儿子一直记着这事,一直记恨着根本就没见过面的李贞英,还会因为这事,出卖在单位听到的海洋活动情报给外国间谍,闹成现在这不可收拾的地步。
再怎么懊悔也迟了。
郭宝森出卖海军信息,还收了钱,这妥妥地坐实间谍罪。
连带大领导都被调查,看看是不是他对着司机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事情,泄露了不该泄露的情报。
整个海事局乱成了一窝粥,原计划下的禁止生产销售的文书还没最终下发,还缺签字。
到底还能不能生产?
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不过很快,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海事局的上级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局有关领导,认为这个观测仪很好,养殖户们的普遍反馈是可以加大巡查力度,随时观测水产的存活和健康情况,比以前要轮一遍,挨个把养殖网拎上来要简单很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客户海军,他们关心的是顶配版本。
上次他们得到了一大批无人机,在黄海对峙的时候,用了一回,特别好好用。
这次,他们还想加强水下的防御和监测。
除了情报、监视和侦察之外,要是tຊ能顺便再发射一点什么出去,就更好了。
中国军事防御政策是绝不打第一枪,但也不能由着别人恶心自己。
这个观测仪的机械臂能抓住东西,还有编队能力。
几个观测仪,抓着一张渔网,往潜艇的螺旋推进器上面那么一罩,还是很有操作性的。
有了海军和国土资源局,生产许可证完全不是问题,产品的销售领域也不仅仅限于生产养殖和捕捞。
中国海军采购的消息被路菲菲吹到了中东石油大户的耳中。
公司销售经理困惑:“沙特……它不是沙漠吗?”
扒拉地图才知道,他们东边是波斯湾,西边是红海,波斯湾的邻居们,不安份的挺多,值得买几架回去,偷偷观察邻居们的动静。
路菲菲与销售经理一起与沙特客户谈判的时候,把制造隐形材料的刘博士也捎带上了,把整个产品的售价往上抬了好几倍。
全场就听见路菲菲一通吹,吹得销售经理和刘博士都觉得她太敢了,真的有这么强吗?
她还能引经据典,拿许多沙特民俗谚语出来说事,越发让客户感觉亲近。
路菲菲对此不以为然:“我又没有夸大数值,只不过是为他们描绘一个宏伟蓝图罢了,哪有卖东西就是卖这个东西本身的,当然是要给他们一个应用场景,以及使用后能达成什么样的美好目标。”
中东石油大户掏钱,那是真爽快。
交易刚达成,路菲菲不仅把这个消息发在中国,还用阿拉伯文,写了几篇软文,定点投放给波斯湾地区的其他土大户们。
邻居忽然买了威力强大的新装备,自家不跟着装备升级,感觉就很危险……
卡塔尔、阿联酋、巴林……商务代表团纷纷来到中国,想要购买。
他们的目标是买观测器,不过既然来了,本地和周边的商家们岂能放他们离开。
第一批来的沙特代表团都没走脱,人被接到了义乌,被各种花里胡哨的小商品勾引得神魂颠倒,看什么都好,见什么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