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公司的生意被暂停, 公司里的人除了骂始作俑者,也在反思自己:“要是我们像以前一样,不显山不露水, 也不会招人嫉恨。”
“对啊, 反正钱也赚了, 又不是说马上就要倒闭。”
“唉, 现在这样, 还不如以前呢。会不会这个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啊?我家还等着还房贷呢。”
……
李贞英听到了这些话, 开了一次员工大会, 向所有员工保证, 公司一定可以顺利度过, 而且, 公司现金流也足够发放工资, 请大家放心。
员工们半信半疑, 公司确实暂时还没倒, 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倒了。
间谍罪, 这事可太大了, 负责产品设计的人都很害怕, 有人专门去咨询了律师。
律师告诉他们:就算你们不知道你们做的这个设计是干什么用的, 只要最终变成了产品,进行销售循环, 那你们也得负责任,说不定就进去了。
同时这位律师还建议他们公司的人,这段时间不要离开这座城市,不然一旦真的立案, 要找人的时候发现这个人离开了本地,就有可能成为涉案外逃人员, 说不定稀里糊涂上了通缉榜。
“!!!”员工们快吓死了,一辈子老老实实,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也就是抄作业、小考偷瞄同学、偷摸着闯红灯、翻马路围栏,就连一个敢插队的都没有,要脸怕挨骂。
“通缉犯”三个字对他们来说是电影电视剧里的故事。
怎么上个班,就要变“通缉犯”了。
公司里人心惶惶,公司外看热闹的人也是什么消息都敢传。
李贞英公司什么都不能做,路菲菲还是自由身,她积极通过各个渠道收集资料,并且认真分析可疑名单上的几个人,谁最有可能,李贞英反过来安慰路菲菲:“别担心,真相终会大白。”
路菲菲知道她是不想给自己压力,以及,这也是领导的艺术。
对于特别积极的人,让她放松放松,她并不会放松,反而会更加勤勉。
要是路菲菲是一个会装死躲懒的家伙,那李贞英绝对不会是这种说辞。
所以,路菲菲自己也得表个态:“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要是这件事对你公司完全没有影响就算了,该吃吃,该喝喝。但是现在公司一切活动都被停止,要是正义等个十年二十年才来,还有什么意义。”
李贞英微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不要太累了。”
路菲菲扬唇一笑:“你放心,我不会偏要勉强,也不会知难就退。好歹收了你那么多钱,总得对得起这份信任才行,不然以后我在商界还怎么混。”
路菲菲拿出的名单是几家玩具厂、模型厂的老板名单,这些人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人。
李贞英一个一个看下来,几乎都排除了:
“这个不可能,他已经转型卖毛绒玩具了,跟我不是一个品类。”
“这个也不可能,他的主营方向是做代工,不过,他的代工订单比我多很多,我不做了,他也吃不下更多的订单,除非他决定扩建流水线,他的资金不够。”
“这个也不会,我跟他刚刚共同投资了一个公司,他投的占比更多,要是我现在就不行了,那个公司运营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损失更大。”
“这家计划转行卖鞋了。”
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全部都被排除了,这让路菲菲有些烦恼。
李贞英已经提交了团队与美国“鹦鹉螺”核潜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来自于“长征一号”。
当时这款1:200的仿真玩具,在全球都卖了很多,美国人自己都不再纠结这事了,中国人替美国人操心就显得很傻。
当年的那位外交官还活着,那个模型还在他家放着,他出面证明了李贞英的话。
李贞英又去找了找自己年轻时的战友们,极大的推进了调查进度,很快调查组就给出结论:玩具公司的商品与中国的军事机密没有任何关系。
公司可以恢复正常运营。
“军事间谍”的帽子摘了,关于当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往事也浮出水面。
路菲菲派人抓紧采访了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把舆论方向往强国与发展方向引。
玩具公司的创始人是当年的大寨铁姑娘,这对五六十年代的生人来说,是一个不灭的情怀。
公司用的是真·美国核潜艇技术细节,而且还涉及了这么八卦的一段公案,这对于热爱凑热闹的网友来说,更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趣事。
公司发了一篇文章是说李贞英如何亲自打击专卖店店员私藏限量版赠品的,配发的照片,是李贞英与蝙蝠车的合照。
大多数普通人,最多只能在一两个领域能有点朋友,有点特权,帮点小忙,绝不可能全方位覆盖。
特别是特别紧俏且非常重要的学区、医疗等等领域,就算托人,也很少有直接的关系,也得人托人,十分麻烦。
当自己没有特权关系的时候,就会认为应该人人平等。
所以,这篇文章没有让人们觉得被冒犯,反而觉得“干得漂亮”,“就是应该公平”。
李贞英的年纪与她的相貌,产生极大的反差。
她的年纪与她的爱好,也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李贞英说的:“动漫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并不比电影电视剧低等,说动漫作品是低幼的人,我不明白他的骄傲和自信是从哪里来的。”
看不起动漫作品那句话,是点了郑渊洁。
郑渊洁自己曾以一人之力,扛起《童话大王》这本月刊,却一直看不起动漫作品,多次嘲笑看漫画的人低幼,更借用文中男主角皮皮鲁之口,说:“有文化的人看文字,没有文化读不了长篇文字的人,才喜欢看图。”
策划组在写这篇的时候,考虑过郑渊洁有没有可能告公司侵犯名誉权,要不要删掉。
路菲菲让文案组把这句话留下:“这是两个人说过的话,不是无端臆测。再说,说动漫作品是低幼向的人,也不会是玩具公司的受众。玩具公司的成年受众,平时肯定没少被人说幼稚,李贞英这样的言论,正好能让他们更加认同。”
这一套,是粉圈常用的“固粉术”,只不过在2009年还没有哪家经纪公司用得如此流畅。
路菲菲下一步的计划等找出是谁举报的之后,再来一套“虐粉术”。
她自己身边就有几个活生生的例子,那些人根本就没有看过某几个艺人的任何作品,就是等他们被爆出黑料之后,在那些人的粉丝群里看到了“反黑洗脑包”。
然后,她们就真情实感的认为tຊ这个人好可怜,受到无妄之灾,都影响到生活了,接不到广告没有剧组愿意请他,肯定要活不下去了。
她们就疯狂为这个艺人做数据,后面艺人又有新节目上了,她们就会觉得是这是因为自己的努力,有一种看着自家孩子的欣慰感,往后掏钱支持做数据,就越发的不可收拾。
谁敢说那个艺人不好,就是说她不好,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艺人,把相交十几年的朋友拉黑的都有。
能大行其道的手段,就说明它特别好使。
路菲菲上次列出的几个“嫌疑人”都被李贞英否了,她一时也找不出新的人选。
从那个自爆号只能看出那个人是一个也有些年纪的人,并不是在网上疯狂冲浪的选手,与那个账号关联的信息不多,他的另一个号只发了几条消息,都是转发的各种“恨国”“仇富”言论。
这么仇富,说明他肯定不富,不然他不是自己骂自己么?果然,不会是那几家玩具公司的人。
又这么恨国……路菲菲心想,这人不会才是间谍吧。
太符合间谍机构的招募要求了,好拉拢。
就在路菲菲没什么头绪的时候,自爆小卡车又发了一篇文章,这次写得内容更详细了,说李贞英以前在大寨的时候,是怎么偷摸把公社里的粮食拿回家自己吃,导致其他人不够吃,家里的孩子被饿死。
路菲菲对李贞英提起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当笑话说的,李贞英却陷入沉思。
路菲菲见她表情凝重,也收起了嘻笑:“不会是真的吧?”
李贞英眉头微皱:“拿回家自己吃是假的,不过,确实有分配的事情……这篇文章的细节写的很详细,这个人应该是认识我的。”
“他也是大寨的人?那年纪也得有六七十,七八十了……这么大年纪还造谣……算了,造谣不分年纪。”
路菲菲又认真问李贞英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李贞英摇摇头:“我处理过的事情很多,都是秉公办理的,如果要恨的话……那也太多了。”
没有任何一个执法的人可以让被处理的人不恨自己。
“那跟这个粮食事件有关的人有哪些呢?”
李贞英还是摇头,她告诉路菲菲:
当时,全国都处于□□时期,唯有大寨喜获丰收。
领导说要大寨发扬风格,把多余的粮食分给其他的地区。
要是粮食特别富足,在霉烂之前都吃不完,那发扬就发扬了。
可是,就全国这情况,就算今年丰收,没人敢保证年年丰收。
不乐意的人可太多了。
最后,她挨家挨户劝说,才算把这事给解决了,搁电视剧里,就是支书通过一番思想教育,就让他们转变了思想,从“小我”上升到了“大我”。
李贞英:“我知道,很多人其实都不愿意,只是怕惹麻烦,才不得不同意。”
路菲菲:“那有没有,别人不愿意交,你们硬去别人家里抢……拿的?”
李贞英:“那个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