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时常能看到这么一种说法:
“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这么抠?”
“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什么都想要, 天天忙得要命,要是我,早就躺了。”
事实上, 曾有一个论坛做过调查——《如果你有一百万, 你会干什么?》
刚毕业一个月两三千的人回复:辞职躺平、在老家买房歇着、环游世界、天天喝茶养花环游世界、靠银行利息吃一辈子。
手里真的有几百万的人回复:才一百万够干什么首付都tຊ付不起、上班啊不然呢、银行利息天天下调, 说不定哪天就要倒给银行保管费了。
路菲菲在跟几位富太太聊天的时候, 她们也是这么问路菲菲的:“钱是赚不完的, 你天天这么起早贪黑的, 多累啊, 你现在年轻还没有感觉, 等年纪上来了, 就知道了。”
“是啊, 钱, 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 不要这么执着……”
路菲菲脸上微笑, 嘴上附和:“哎, 没办法呀, 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再一次金融危机了呢。”
这几位富太太家都是在2008的金融危机之中抓住了机会起来的新贵, 眼睛自然看不见死在2008年沙滩上的前浪。
每次听她们说着“何不食肉糜”的同款发言,路菲菲也很无语。
人们看着史书上的晋惠帝, 把他嘲上天,其实同款发言从来都没有断过,包括不少风评不不错的人。
脱离凡人的世界太久了。
那位说着“钱,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的太太,抱怨着家里新买的一款家电, 如何如何的不合心意,还是定制的更好,定制的比量产的要贵好几倍,买的时候没感觉,现在她后悔了,决定把新买的电器送人,马上换定制的。
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活着的这几十年不得用么?
说得好像人刚一落地就马上毙命一样。
路菲菲又把话题拉到车上面来,她们家里都有不止一辆车,丈夫一辆,她们自己一辆。
挑车的时候她们考虑的东西跟男人不一样,她们开车的场景一般是在城市里短距离使用,需要在人多车多的繁华地带钻来钻去,还要到处找停车位。
她们对马力是否强劲,百米加速能到多少的参数兴趣不大,更关心的是:灵活、安全、好看、占地不大、车厢能装。
对于“安全”这一块,碳纤维不是问题,可以拿出来跟金属车架一起做对比实验。
至于好看不好看这个问题,就不用找她们问了,看看当下高端人士都开什么车就行了。
审美本质上是个霸权,比如“侧帽风流独孤信”,他有权还帅,歪戴帽子这等特立独行的行为,反倒成为一时大众审美,而没名没姓还不帅的人如果非要逆大众审美而行,只会招来嘲笑。
目前看,她们最大的额外需求似乎只是在那种只能刚好塞得下车身的狭窄地段调头、停车,以及在车很多的时候超车。
这些都不是问题,现在只要给碳纤维车一个高贵的身份。
老爷车的卖点是悠久的历史和传承,碳纤维车就得反其道而行之,走的就是时尚、先锋、科技含量很高、谁先开谁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顺便还要强调高档大丝束碳纤维材料的稀缺性。
其中最重要的是给车一点声控的空间。
现在自动控制领域的声控还在研发中,市面上大多数语音软件都一言难尽。
跟后世甚至出了专门的方言版本完全不同。
五六个字的指令,说话的人必须普通话起码一甲,二甲都有可能有一两个字识别不到。
路菲菲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尝试语音输入时的痛苦经历:
语速不能太快,不然系统反应不过来。
也不能太慢,不然系统会快乐的自行断句,然后说听不懂。
如果涉及程序启动,或者要打开某个功能,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一句话,必须说到系统的心坎里,与程序员录入的句子一样一模一样,就“把”字句跟“被”字句都不能乱用。
程序员也算努力了,给同一句话设定了多个句式,不过人类这么多,总有意想不到的说话方式,系统又没有学习功能,只要没在资料库里找到,就只会装死。
不过现在路菲菲觉得,这车,怎么着也得装一个语音控制功能,最简单的声纹识别锁不难,蠢是蠢了一点,不过可以实现固定的人来说固定的话,就能解锁。
秦老板有些担心:“要是系统出现问题识别不了,那不是很影响使用吗?”
路菲菲觉得这不是问题:“要是系统出了故障,还有手动嘛,这年头,什么都得有个备用方案。”
“开车要是用声控……会不会不安全?”
秦老板的脑中浮现的场景是:一个人在开车,用嘴说“往左拐”“往右拐”,等拐过去,就要马上说“打正,往前开”,这简直太难了,嘴要叨叨叨叨忙个不停,比驾校教练还忙。
路菲菲这才发现,自己跟秦老板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她想的是先完成一些最简单的操作就行,比如发动汽车,比如让车灯全部打开,比如除雾、雨刮之类无伤大雅,没有任何行车安全方面的考虑。
“这……有必要吗?”秦老板的第一反应就是“哪个正经人为了这点小功能付溢价啊。”
路菲菲郑重点头:“还是有的。”
秦老板左思右想,不理解有什么值得的。
路菲菲:“就像进门的时候,你可以自己伸手拉门,但是有个穿着制服的门童站在一边给你拉门,是不是就觉得这个酒店贵起来了?”
“但是……”秦老板领悟了路菲菲想法,不过还是觉得有人伺候跟机器自动伺候的感觉不一样。
路菲菲说:“凡事,用则进,不用则废,你抢先用上这个技术,哪怕是最简单的技术,也等于是在设计的时候,给车预留了这么一个口子,将来要是技术进步了,你再不断安装扩展包、升级包,哪怕是操作台变好看了,要原车主加钱去换,这不就比别人领先一步了。”
秦老板还是犹豫:“技术上做得早,不一定代表就能稳,还有可能太领先而花光了预算。”
“做语音这个不一样,这是需要积累的,没有足够的大数据,机器就没有机会进行深度学习。你猜大数据从哪里来?”
当然是从无数次的真实使用中来,每个人说出的第一句命令,就是他们习惯的说话方式,要是系统不认,那就说明系统数据库不全,需要学习。
“而且,一点都不超前,今年能做出来,正好。”
路菲菲的语气非常笃定,就好像她已经预知到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连秦老板这个总是能刚好踩在时代大潮上的幸运儿,都没这么有把握。
路菲菲当然很有把握,她知道今年会上映一部著名的灾难片《2012》,那部灾难片除了在最后搞了一波:方舟上船点是在中国,维持秩序的是中国军人之外,还有一个让人非常有记忆的点:那个用十亿欧元买船票的富豪,他的车,就是声控的,在非常危机的时刻,男主都怎么都发动不了车,富豪淡定的让所有人安静,说了一句“Engine start ”,接着,中控屏就出现了车标,发动机顺利启动。
没记错的话,那辆车是宾利。
那么强势的植入,要是能蹭上它的东风,就能让销售和媒体软文多一点话题。
现在全国在做语音系统的除了科大讯飞、紫金智能,还有一些零星的小厂。
科大讯飞开始研究机器深度学习。
紫金智能琢磨的是应用场景。
零星小厂……基本上就是一个识别率大概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文字输入法,只能通过前后文来蒙使用者在说什么,如果说的是同音词,那就看系统大爷觉得应该是哪个,它就自己跳哪个。
打出来的文字宛如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
就连苹果的SIRI都要到2016年才开始使用,不过开发这项功能的SIRI公司已经成立两年多了,他们现在的梦想只是搞好智能语音助手,并不是苹果的专属。
路菲菲决定找他们研究一下。
与后世经常被用来当段子的“SIRI比男朋友还贴心”的强大人工智能相比,现在的SIRI公司过得不是特别开心。
他们始于斯坦福研究所,相信未来的手机一定是新兴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孵化器。
他们的梦想是跟电信公司或者手机制造商合作,电话公司获得使用许可证,他们从电话公司那里获得资金。
他们相信自己,相信自己预测的科技未来。
可是,他们提出的思路太超前了,在满世界都是塞班手机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语音控制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tຊ
更不是一个值得砸几亿资金的好东西。
除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觉得可以,投了1.5亿美元的资金之外,完全没有人理睬这个项目。
他们几乎已经完全绝望了,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先做出来再说。
等做出来了,拿着成品去推销,那一定会好很多。
1.5亿美元,够一个普通人过一辈子。
对于一个研发项目来说,却没有那么轻松,甚至日子还过得很紧巴。
因为此时谷歌和亚马逊也开始做语音助手。
一个搜索引擎大佬,一个电商大佬,语音购买、安排预订或者查询更多的信息,都比打字方便。
SIRI公司必须快,抢在竞争对手前面,让他们的技术死在摇篮里。
它不需要永远霸占唯一,只要在竞争对手铺开之前,就成为大多数使用者的习惯,它就赢了。
现在它就差着那么一口气,看着谷歌和亚马逊两大巨头来势汹汹,心里着急又没办法。
秦老板愿意出价买下使用权,他买不起整套技术。
路菲菲觉得这套技术很好很强大,最好能连人带技术一起买下来,当然,她也知道,这一点对秦老板来说,有点艰难。
秦老板这边暂且不着急,反正,他的卖点是碳纤维车身,从设计车型到真正出来还有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路菲菲决定先对SIRI公司下手,她认为,如果中国公司把SIRI技术搞到手,会对人工语音助手有相当的好处。
路菲菲先跟科大讯飞的老板谈,问他们是否有兴趣买。
兴趣,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