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之上已有不少人凭栏而望, 容与堂内一抹身影正提笔疾书。
“露滋令月,意揽高秋。驰怀清渚,挥斝明楼。逐望舒于桂影, 托清梦乎琼舟,慕群儁之逸轨, 乘云汉而遨游。”
于此同时, 众人面前,一名著作郎接过小侍送来抄录的词句,手捧雅笺, 清声诵读。此为辞赋开篇,席中众人或品辞藻之味, 或评清丽之趣。
“时人皆云陆中书行台得意而凌人,此句神游于外, 意气通拔,可知此言谬矣。”
片刻之后, 又有词句呈送,那名著作郎则继续诵读道:“若夫北阙辽阔而无睹, 蟾宫淹寂而无闻。惆怅逡巡, 形乎皓玉。徘徊漫步,谓之丽人。娉婷似雪,嬿婉如春。暗扶光以销骨, 倾若英而离魂。但许万期为须臾,天地为一朝,白露湿其兰佩, 青镜映其鲛绡。鸧鹒侧首, 戚戚诉以缄默。皓鹤低徊,婉婉惊乎唳嘹。纵使倾海为酒, 并山为肴,怎奈离恨伏之玉榻,乡思瘦其宫腰。素月流辉,更叹华殿之凄冷,缥云渡梦,难掩玉屏之寂寥。将坠之泣,萦回九皋以哀响,欲陨之叶,摧敝重阜于寒宵。”
吟咏声渐落,庭中众人也略有凄凉之色,而窃窃私语之声也频起。
“中秋之夜,咏颂嫦娥,美则美矣,只是多有哀声啊。”
另一人则觉不然:“月之属阴,本有凄凉之意,自然声凄凄,哀婉婉。况且那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子,登仙离散,自然有相思之意……”
然而此人仍未说完,又被另一人反驳道:“刘君大谬也,嫦娥与奔月之说,乃出于商朝卦书 《归藏》,后因汉《淮南子·览冥训》而有详述,并无后羿之妻一说。后羿之妻说,乃是汉朝高诱私论,莫非刘君愿逐涿郡门户之言?”
高诱出身于涿郡,算是保太后贺氏的同乡,贺氏因罪没亡,先带着郡望也受到了鄙视。同朝为官便是同朝竞争,以政治正确作以打压言论,也算是一种常态。不过这种言论一旦兴起,也会被纠结地没完没了。因而此人言毕,众人不免压低声音劝道:“慎言,慎言,咱们只谈辞赋,不言政事啊。不过陆中书既已言相思,当是作思念后羿之论吧。”
“我看未必。”卫渐忽然发言,“我等只闻其声,不见其字。相互之相,家乡之乡,俱是同音,却又别意啊。”说完卫渐便问著作郎,“不知柳侍郎抄送此句是哪一字?”
那名著作郎道:“正仲明识,正是家乡的乡字。”
“嫦娥奔月而思乡,陆中书自取初古之论。”卫渐闻言缓缓颔首,然而忽喃喃道,“只是此中意似非在嫦娥啊。”
此言一出,众人也低头各自回味。陆中书曾囚于金城玉京宫,凉王妃棺椁亦停于此处啊。
未等众人明言,楼下又呈送新作词句。在著作郎的吟诵下,凄清之意渐转为凄怆幽抑,如乌云闭月,晦暗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