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是一大片金色的稻田。
遥遥望去,可以看见无数光着膀子的大汉, 或是扎着灰色布腰带的妇女, 正忙碌地穿梭在麦田里收割稻子。
烈日之下,稻浪之间, 他们就如同一只只灰蓝色的棋子,星罗遍布,用自己额间的汗水和黑红的脸颊,描绘出了一副热闹朴实的秋日丰收景。
倘若不是怕在这个年代里太过招摇招致祸端, 江时都想架块木板在面前开始画油画了。
——现在是华国七十年代初。
嗯, 这个世界的的华国七十年代初。
1974年,离改革开放还有四年。
华国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青年建设。
正巧, 江时就是一位响应国家号召, 上山下乡建设新农村的知识青年。
本来他是不用参与的,老老实实呆着北京城里等着毕业后分配工作就好了。
毕竟他有个已经被派往兵团农场去当知青的哥哥。
但两年前, 因为江时本人报名足够积极主动, 最终,他还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知青。
被安排分配到浙省高湾市章乡县南垣岭村。
江知青是位极有才华的知青, 既知道排兵布阵,笼络人心,又懂得吃亏耐劳, 安分守己,到了南垣岭村之后, 更是一个人承担了教书、算账、外交、组织宣传等重要工作。
于是成功获得了生产大队书记的欣赏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