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我喜欢的少年挺拔而灿烂

瑰丽的虚拟空间, 一个长发白衣的青年正坐在一块大大的电子屏幕前看电影。

电影里的画面非常熟悉。

主角正是兵荒马乱民国时代的江时和余琨瑜。

余琨瑜正盘腿坐在地垫上收拾文稿。

她最近和鞠温文他们商量了,又听取了江时的建议, 觉得与其东施效颦弄一个大众流的日报仿版, 还不如专注于一个方向。

而且他们杂志社人手是够的,没必要浪费精力去刊登那些空有样子的样板文章。

所以他们最终决定,就直接弄一个科普性较强的翻译杂览,专门刊登国外翻译的文章时评。

毕竟他们这群人里, 学外语的占多,留过学的占多,江时又有足够的海外人脉, 基本可以确保他们向百分之八十的作者要到翻译转载权。

更何况,他们选择翻译的原篇, 大多都是名声不显的一些稿件。

真正有名的,也不必等到他们来翻译,国内自然会有更大的报社选择去刊登。

报社现在还在筹备阶段。

报纸的名字, 具体的栏目,每个人负责的工作,稿件的质量标准,约稿函和稿件给价等等,都需要细细商定。

这样算下来, 其实是个大工程。

而且鞠温文最近还回老家去探望家人了, 要等入夏才回来, 主持大局的就余琨瑜一个人。

所以尽管她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孕妇, 还是天天会有许多人到她家里和她开大会。

江时对此——表现的很淡定。

用尽他这辈子的所有演技, 表现出了一种极其虚伪的淡定。

江同志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

自从知道自己要当爹了之后,他的心情就仿佛陷在云端,又仿佛沉在泥里,连自己都完全搞不清楚自己是个什么心情。

因为他本来已经做好了一辈子无后的心理建设。

早在还未毕业年少轻狂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自己此生都不会有孩子的准备。

他甚至还认真地思考过,要怎么安抚父母,怎么说服亲戚。

去华北前,他和肝胆相照的兄弟抱着一盅酒谈了一晚上的心事,说好了倘若有朝一日自己牺牲,对方就过继一个孩子给他。

也不必非得送到江家来养,只要改了姓和族谱让长辈们心里好歹有个底就行。

就像余琨瑜曾经指责过他的那样。

江时不想做一个对妻子毫无感情的木头人丈夫,也不想做一个对孩子不负责任的陌生人父亲。

后来哪怕和余琨瑜结了婚,他也从来没刻意去思考过结婚后就会生子这件事。

甚至可以说,因为自我催眠太多次,他的思维里,已经把“老子此生无后”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常态。

而今,忽然又告诉他,他有了个孩子。

还是他挚爱的女人给他生的。

江时现在是个什么感觉呢。

就好像,一个老光棍儿过了几十年的清贫日子,结果有一天,他忽然从自家树根底下挖出了一罐宝藏。

罐子里不仅有一辈子吃用不完的金银财宝,还有一个生的婀娜多姿贤惠体贴的神女。

老光棍儿惊慌失措,受宠若惊,偏偏周围的人都无动于衷,认为这本就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儿。

老光棍儿为了不丢人现眼,引人注目,只能摆出一副平淡如水,波澜不惊的模样。

——但实际上,江时心里已经慌得快发疯了。

所以,这段时间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

一群人在江家大院子里开会,有人提议说今日春光明媚日头好,不如商议完手头的版面就出去踏个青。

余琨瑜歪过脑袋,扯着嗓子问:“江时同志,我可以出去玩儿吗?”

江时同志面色平淡:“去呗,踏个青嘛,有什么的。”

然后就在大家加紧了手头工作的速度,打算在太阳下山前出门游玩时,他捧着张旧报纸,大爷似的坐在旁边,翘着二郎腿,语气缓缓,眼眸沉静:“........民国十年,扬州城外,有一朱姓男子外出踏青,偶遇野猪,几分搏斗,卒。民国十二年,江浙乌伤城,有一学生团体踏青时从山上摔下,伤者十余人,死者四人。民国十二年,上海有一老夫妻,外出踏青时,意外闯入了禁地区,卒。”

......

余琨瑜从一大堆稿纸里抬起头,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他。

但是身边的人都已经跑光了。

他们倒不是觉得江时在威胁他们,而是男人平古无波的嗓音实在太有感染力。

让人听着听着就觉得:踏青这件事儿也太他妈危险了吧。

于是,到最后不仅是余琨瑜,一整个院子的人都作鸟兽散,再没有人有兴致享受今天的好日头和明媚春光。

而且。

除了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方法限制余琨瑜的人身自由之外,江时现在甚至已经不敢和余琨瑜同床睡觉了。

余琨瑜拧着小眉毛看他抱着几层被褥打地铺,感到非常难过:“你为什么这样对我?”

江时面目严肃:“你太弱小了,我随便一翻身,很有可能就会把你压死。”

“.......你究竟是在说什么瞎话?”

“我的意思是,你肚子里的孩子太弱小了,我随便一翻身,很有可能就会把它压死。”

余琨瑜皱皱鼻子:“那你就不能换个屋子么,你这样睡在地上,我看着可太别扭了。”

“那不行。”

男人认真严谨地继续铺床,“你现在太弱小了,连医生都说不能放你一个人睡,我必须得在旁边照顾着你。”

“......”

哦。

行呗。

那反正什么都只能怪她太弱小了就是了。

余琨瑜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丢给他一个枕头,滚进床铺深处,抱着被子自顾自睡觉。

她觉得家里有一个智障就够了,她不能和江时同流合污。

真是的。

肚子都还没怎么出来呢他就警惕成这样。

要是真到了五六七八月份肚子大起来的时候,这个人不是要变成惊弓之鸟?

这样想着,余姑娘又觉得有些不甘心。

滚回到床沿边,从被子里探出一个头,瞅着地上的男人神情轻蔑:“胆小鬼!”

然后继续翻回去睡觉。

江时:......老子懒得和你这个小弱鸡计较。

.

总之,江时和余琨瑜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孩子陷入了生活的混乱之中。

那边,他们的老朋友顾长英,也同样陷入了生活的混乱里。

她倒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孩子。

而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爱情。

大概是因为顾长英当时提要求的时候,特意提出了“以后就当陌生人在路上见面也不要打招呼”,所以余琨瑜给她找的住处,离自己的房子并不近。

属于那种,除非是刻意去另外一个城区闲逛,否则绝不会相遇的超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