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后续

带着爹妈穿七零 醉鱼仔 14390 字 2个月前

苏月先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从被掳走到被关押在小山村,从郑美等人从天而降到带着她一路南下。

“最先抓我的有两人,一男一女……据女的说,他们抓我和安省抓捕的一个人贩子有关,那个人贩子外号独眼龙,女人自称那是她丈夫……”

“南下前期走的是山道小路,中间乘坐过三次货车,到了石门市,乘坐火车,到蓉城市下……”

“有些地方走的是山路和乡下小路,没有明显的标识,不过我知道附近有什么。”

苏月让人给她拿了纸笔来,在纸上画出简单的路线图,并沿着路线将特殊的地方标记出来。

比如某处,左右两座山,中间一条狭窄细长的山路,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又比如某地,他们路上遇到了附近的村民,他们说的话是这样的。

苏月当场学了一段方言。

因为是路过,时间短,她没能学会那种方言,不知道那几句话什么意思,但不重要,不需要知道说的是什么,只要能推断出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就好了。

询问她的同志有两个,一个年轻一些,另一个是个中年人,两人皆是身姿笔挺。

中年同志负责问话,年轻同志负责记录,他就在纸上记下了一段音译的话,让苏月又读了一遍,确定了一下。

苏月道:“如果有录音机,我可以再说几遍,把声音录下来。”

这里就是一个临时办公地点,录音机还真没有,中年同志就道:“回京城之后,可能还需要麻烦你。”

当然没问题了,这可是抓间谍。

除了路线图,接下来还有沿途遇到的各种人,苏月很有自知之明,简单的路线图她能画出来,人像就算了。

她的画画水平,画出来都不一定能认出是个人。

苏月就道:“要不您找个会画画的人,我来描述?”

特殊部门还真有这样的画像师,不过那属于技术人才,这次没跟过来,最后从部队借了个人来。

来人准备好,苏月便开始叙述,农家汉子、和善的大婶、穿着工装的工人、平平无奇的路人、走街串巷磨剪子的师傅……

如果不是苏月记忆力好,谁又知道这些普普通通、隐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人可能和间谍有关系呢?

随着画出来的人像越来越多,特殊部门的两位同志脸色都严肃起来。

不知道这些人是R国留下的人,还是被策反的华国人,如果是后者,这些人的行为就更加可恨!

为了区区利益,背叛国家,这样的人不配为人!

苏月和那位部队会画画的同志还在认真合作,她坐在了那位同志的边上,一边叙述,一边补充:“唔没错没错就是这样的……”

“这个不对,眼角更狭长一点,眼尾上挑,瞳仁向上,下眼白占瞳仁的三分之一……”

“哦,还有……我们上了火车,除了我、郑美带的两个手下,同车间还有四个人,都很可疑……”

苏月又把那对父子以及那两个男女同志的外貌特征描述了出来。

部队的这位同志画技高超,苏月叙述得也十分详细,两人全力合作,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画像与真人一般无二,跟照相机照出来似的。

中年同志背着手踱步到画画的人身后,看着一张张逼真的画像,在心里啧啧称奇。

脑子好使就是不一样,瞧瞧,连一句话没跟她说、只是同乘的路人的脸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记忆比照相机还牛!

特殊部门的那位年轻同志好奇的是:“苏月同志,你怎么知道火车上那四个人可疑?”

苏月靠在椅子上,晃了晃脚:“当然是因为他们表现奇怪啊。”

她列举道:“那个年轻学生,我问他借书,二话不说就翻出了一本机械类的书籍借我。从外表看,我这个年纪应该还在上小学吧?难道我的脸上刻着‘大学毕业,研究所出身’?”

“后来我给他们讲一体化收割机的时候,他们竟然没有反驳我欸!”

“我说在M国的最新机械的基础上改进,张口就是提升三倍效率,听着就像是吹牛,他们竟然没有说‘去去去,你一个孩子懂什么’,而是频频点头‘嗯有道理’。”

苏月模仿了一下那两人的表现,一摊手:“他们俩的反应不对吧?还有,就算他们是那种不看年龄只看能力的人,那他们怎么不见猎心喜呢?”

不是苏月自夸,而是就她知道的绝大多数的老师学生来说,如果在火车上碰到一个对本专业的东西侃侃而谈,并且说得很有道理的人,绝对要追问。

同学你哪的人啊?干什么的?哪个学校的?

基本上,还会要个联系方式,毕竟她都说了那张图纸还有改进空间。

那两人却完全不好奇。

苏月总结:“一看就有问题!”

特殊部门的中年同志道:“不错不错,苏月同志很有警惕心。”

年轻的那位却有些着急,他犹犹豫豫地问了出口:“苏月同志,那份收割机图纸?”不会让间谍带走了吧?

苏月狡黠一笑:“送给他们也没关系,那份图纸嘿嘿……如果他们真的按那个做,做到一半就会发现进行不下去。”

“让他们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还敢绑她,别说收割机,走地鸡都不给他们!

屋里的几人都笑了起来,连认真画画的部队同志眼角都流露出笑意。

中年同志也好奇起来,他问:“那剩下那两人呢?他俩可是没跟你多接触,你是怎么判断出他俩也有问题?”

苏月就道:“因为郑美。每次我上完厕所,要么是郑美,要么是那个女同志,她们俩都会随后进去。有几次,郑美进去了,把我一个人留在外面,她的两个手下又没跟着,她那么放心,肯定是还有其他人。”

“那位女同志有问题,那位男同志也跑不了,谁让他俩是对象关系呢?说不定这关系都是假的。”

中年同志竖起大拇指,再次在心里感叹,脑子好使真是干啥都行,苏月同志要是不搞科研,来他们特殊部门也是很可以的。

不过这个想法也就在心里想想,他是知道那些搞研究的老同志们有多宝贝苏月同志的。

这段时间,那些老同志们一天三个电话找上面,问事情的进展,问苏月同志怎么样了。

这些老同志一生为国为民,各个都是国家的功臣,他们的电话,上面也不敢拒绝,还得好好哄着,年纪都大了,别再给急出毛病来。

要是知道他想把苏月同志拐到他们特殊部门,那些老同志们估计能把他们部门掀了。

“对了,还有一件奇怪的事!”

“什么?”

“小渔村的宋老师……”

名声极好,人人尊敬,偏偏表面上互不相识的郑美却对他有种莫名的敌意。

“我试探过两次,郑美很不愿意我和宋老师接触,本来我还想着会不会因为宋老师是个好人,郑美怕我向宋老师求救,但是不是的,她对宋老师的态度就像……”

苏月抓耳挠腮想了个合适的词:“死对头?”

“宋老师本身也很奇怪,村里的孩子有提到他经常从外面捡孩子,然后再将人送养……哦对了,有人提过,他之前带回来一个叫阿喜的孩子,是京城的,后来又被送走了……”

这种捡孩子,又送养的行为真的不是拐卖吗?所谓的“捡”和“送养”,只是一面之词,谁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

特殊部门的两位同志对视一眼,实际上,昨晚的营救行动中,在抓获的人群里,除了郑美等间谍,也有一部分儿童,就在另一艘坐满的船上。

两人在脑子里给宋老师这个人标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月是受害者,也是来协助他们工作的,问完问题,中年同志亲自送她出去,再三谢过她的帮助。

苏月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还要谢谢你们救我呢。”

中年同志汗颜道:“我们才是真的不敢当,保护国家及人民的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这次却让你在华国的领土内遭受到危险,是我们失职!”

哪怕不是苏月这样的重要人才,只是一个普通的华国群众,他们都有责任保护他们不受间谍伤害,所以,这次的事件,在他们内部,也是十分重视的。

局长坐镇京城指挥,下发的命令上强调了两个务必,一是务必救回他们的同志,二是务必要将R国间谍连根拔起。

现在一已经实现了,也是时候开始二了。

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同志眼神微眯,一瞬间,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胆寒的气势。

不过很快他身上的气势又收敛,恢复了之前的亲切和善好说话的形象。

“苏月同志,我们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第二次。”

苏月道:“我相信你们。”

她和特殊部门的伯伯挥手告别。

临时驻地就在小渔村旁边,位置刚好卡在村子入口,这边一挡,就封掉了小渔村的一个主要出村通道。

因为暂时还不能确定小渔村的人参与了多少,以及有多少人和间谍事件相关,小渔村仍然被围着,各个出口都有人把守。

这还只是明面上,暗地里应该还有人,因为,只她刚才走过的一小段路,就有人突然冒出来和她打招呼。

是那个给她糖的年轻军人。

如果不是他主动冒出来,苏月都不知道那个位置竟然还有人。

果然,他们华国军人就是厉害!

苏月站在路边,看向村里,突然被围,围他们的人还穿着军装,小渔村的人估计也受到了很大的惊讶,之前这个点,村里忙忙碌碌,现在却安安静静,外面都看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