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以前胡亥看历史书的时候, 常常会有一个疑惑, 这人明明是个大奸臣、大贪官, 为什么还能被皇帝如此信重任用呢?

譬如严嵩之于明嘉靖, 譬如和珅之于清乾隆。

直到他自己做了皇帝, 才觉出这疑问的天真来。

皇帝任用这等“佞臣”,不是因为他们的奸滑贪婪, 而是因为他们有别的长处。

治国就像炒菜, 皇帝是厨师, 要搭配好百官,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如果说李斯是肉,冯去疾是菜, 那么赵高就是味精。

有没有赵高,那都是一盘能解饿的食物。

没有赵高这味精, 也许还能更健康。

但是没有赵高这味精,这盘菜就不太好吃。

作为皇帝, 想找一个像赵高这样贴心、会逢迎、能周转、没有其它势力只能依靠皇权的中央官员,也是很靠机缘的。

李斯能解天下律令,冯去疾能理万民政务,但是他们都不能像赵高这样,给他捣腾来黔首的衣裳陪他胡闹,更不用提细致得准备好四人份的“验”。

不过话又说回来,味精难寻, 却也不是只有赵高一个牌子。

再找找, 总会有新人来。

可是胡亥有个特点——他是个护短的人。

对赵高, 他自己怎么作弄是他的事儿。哪怕他明天要杀了赵高,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是别人要弄赵高,那就不行。

作为一个男人,他讨厌被人威胁。

作为一个皇帝,他绝对不能被威胁。

所以蒙盐这个请求方式就不对。

这种名为交换,实为威胁的做法,就注定了胡亥不可能好好答应他的要求。

如果蒙盐像赵高这样,打了胜仗之后,泪水涟涟、痛陈亲人之殇,那么胡亥于情于理,都得给蒙盐个交待,给赵高处罚。

可是蒙盐用错了方式,威胁错了人。

胡亥其实已经拿定了主意,既要接回萧何族人,又要保下赵高。

不过他难得见赵高哭得这么诚心诚意,于是慢悠悠看着奏章,让赵高好好哭了一会儿。

赵高一开始是真吓懵了,晕头转向哭了一会儿,见皇帝没有反应,才智商上线——只哭诉从前的情分有什么用?该力陈自己活下来,对皇帝的用处有多大才是啊!

“呜呜!陛下,若是小臣去了,谁陪您遛狗?谁陪您赏花?谁陪您背后骂李斯……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