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一群背锅侠

康熙一听两个儿子求见,执笔的手一顿,下意识觉得是四阿哥没想通,特地找了弟弟过来说情或是什么。

心里有了猜测,但还是让魏珠将人领了进来。

就见两个儿子一个神色恍惚,另一个惨白的一张脸,像个幽魂一样走路打飘,一看就知道出事了。

康熙放下笔,关切地问:“你们两个遇到什么事了?”

他起身走向两个儿子。

刚到跟前,胤祜就扑过来抱住他。

“皇阿玛,我和四哥在宫外遇到刺客,差点就回不来了!”

康熙闻言,心里也是一惊。

赶紧搂着他,还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背,“有没有受伤?抓住刺客了吗?最近宫外不太平,你们别往宫外跑。如果非要出宫,身边多带些侍卫,在宫外不可暴露身份!”

“我和四哥没事,刺客都死了,流了一地的血。”

“没受伤就好。”康熙又拍了拍。

遇到刺客,又流了一地血,难怪六儿子脸色那么难看。

也许是他太仁慈,才给了那些人胆子刺杀他儿子!!

康熙眸中闪过一丝杀意。

四阿哥也吸了吸鼻子,张口就在卖惨。

“在宫外遇刺,儿臣才明白是自己误解皇阿玛了,皇阿玛是为了儿臣的安危着想,才让儿臣等十年再看。”

说到这里,四阿哥红了眼眶。

“这两个刺客还不知道是谁派来的,但儿臣心里明白他们是冲着儿臣来的。还连累了六弟,我们就差就见不到皇阿玛了……”

“到现在,儿臣还心有余悸,一颗心在怦怦直跳。”

“皇阿玛为我们操了十几年的苦,我们还没孝敬过皇阿玛,万一我们有个好歹,给皇阿玛带来无尽的悲痛……”

“光是想想,儿臣就……”

四阿哥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他跪在康熙脚下,抱住他的腿,在小声呜咽。

卖惨的同时还不忘抹黑欠银官员,虽然是临场发挥,但效果是真的不错,分分钟给那些欠银官员扣上一口黑锅。

太子哥哥和六弟的目的是东瀛,查清两个刺客的身份前,先让皇阿玛对欠银官员施压,即便查到刺客的身份,他们也不亏。

打击了欠银官员,又没放过东瀛,算得上是两不误了!

胤祜想给他点个赞,厉害了四哥!

这黑锅甩得,明明是他借机搞事要栽赃东瀛,四阿哥还能夹带私带,那些欠银官员又要倒大霉了!!

康熙一手搂着六儿子,另一只手摸了摸四阿哥的头。

他两个儿子还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们才刚长大,还未娶妻生子,就有人对他们起了杀心。

真是可恨!!

康熙心疼两个儿子,也恨死了谋害他们的人!

“胤禛最近别出宫,等查清刺客身份再去户部,以免他们还有后手!今日之事,皇阿玛定会给你们个交代!”

当街刺杀他两个儿子,罪无可恕!

不论是谁指使的,必须死!!

这几天国库欠银的事闹得沸沸扬扬,即便四阿哥不开口,康熙也会怀疑到那些官员头上,认为他们怀恨在心,动不了他,才对他儿子下手。

第二个怀疑对象才是乱…党浑水摸鱼。

不管是谁,在这个节骨点上刺杀他两个儿子,都甭想活了!

四阿哥又道:“我们把刺客的尸体送去刑部,亲手交给了翁尚书,刑部已经在查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了!”

“刑部那边,皇阿玛会盯着。”康熙点点头。

还忍着怒气,没在两个儿子面前动怒。

“你们受了惊吓,回头让太医给你们瞧瞧,开副安神汤。”

受惊吓倒不至于。

他的儿子,哪有那么容易吓到?

只是六儿子有晕血症,就算好转很多,在看到大滩血迹时仍会感到不适,何况两个凶手血流了一声?

康熙最后一句话,是对胤祜说的。

后者立刻会意,“我和四哥先回去了。皇阿玛忙正事吧!”

等康熙点了头,俩人赶紧跑路。

……

走远了,四阿哥长舒了一口气。

“告黑状的感觉太爽了,难怪六弟总喜欢告状!”

特别是知道皇阿玛会站在自己这头,这种状告起来心里很安稳,也很痛快,就等着别人倒大霉了。

而且倒霉的是自己讨厌的人!

心里就更痛快了!

四阿哥头一次体会到告黑状的快乐,再次扼腕:“我这些年错过了多少趣事啊?活了十几年还是第一回!”

早在小时候,他跟三哥就说过要盯着六弟一点。

那个时候他们傻乎乎的,只会盯六弟玩什么,是不是又出宫去了,想方设法跟着蹭玩,没想过要学着告黑状。

胤祜嚷道:“少污蔑我!我什么时候总喜欢告状了?”

四阿哥上下打量他,“你说这句话丧不丧良心?咱们兄弟十二个,十一个加到一起都不如你告的状多!想当年你连一封恐吓信都能告状,害得我们五个吃鱼吃了几个月!”

这些话还真没说错。

胤祜这些年告过的状,宫里到宫外,从自家兄弟到宫外的曹家老太太,别的不敢说,告状他从来没输过。

但他不觉得自己有错,会告状也算会利用资源。

“会告状也是一本事!”

“确实是本事,哥哥正在学这个本事。”四阿哥表示认同,又道:“下回再有机会,记得喊上哥哥一起!”

俩人对视一眼,嘿嘿直笑。

他们结伴走在东一长街。

刚在宫外被人“刺杀”,他们要去自家额娘那里求安慰。虽然遇刺一事是假的,但做戏要做全套。

四阿哥去承乾宫蹭吃蹭喝,胤祜去了钟粹宫。

皇后见他脸上没有血色,让小胡子去太医院请徐院判过来。

又让人把吃的喝的准备上,才拉着他说:“最近你呆在宫里不要外出。以免那些欠银之人狗急跳墙!”

民心未平,那些欠钱的官员几乎没得选,要么砸锅卖铁去凑钱,要么官途尽毁,还可能被杀鸡儆猴。

被逼急了,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最好避其锋芒,别给他们机会!

胤祜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也没解释,只是乖乖点头。

“我最近哪也不去,连我种下的地也放下了。”

“地又跑不掉,什么时候都可以种,安全为上。”

“嗯,我知道的。”

在姐姐面前,胤祜还是很乖的。

等徐院判过来,给他把了个脉,又开了副安神汤。

胤祜乖乖喝药,也不嫌苦。

为了打东瀛,喝点苦药算什么?再给他来十碗也不带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