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汴京梦话 骑鹤下扬州 6208 字 2个月前

翌日,王安石上辞表,请求去职。

帝不允。

复上辞表,复拒。

闭门不朝,不理政事,再上辞表,帝未允。

再上。不允。

再上。

......

“陛下。”内侍回宫。

“王相如何?”赵顼问。

内侍叹了口气,赵顼一颗心便坠下去。

哀恸不绝,拒与人见。短短八字,赵顼沉坐在殿,犹若一潭死水。

眼望去南飞的鸿雁,一掠而过天际,纵然春来它们也不会再归了,赵顼心中明白。

手边堆着王安石请求卸任的奏表,三年前,似是春景未褪时节,欧阳芾对他道,妾身赢过官家一局棋,官家可还承认?

自然承认,他笑。

待妾身编修罢叔父的文章,也要编理夫君的文章,官家答应妾身,至少令国子监刊印万册,作他生辰之礼。

赵顼爽快答应:有何不可。夫人书稿修成之日,记得予朕一份,朕当珍藏馆阁,以诲后世。

官家切莫事先告诉夫君,我想予他惊喜。

不告诉他,他便发现不了么?

他一心扑在国事上,无人告诉他,他才不会发现。

赵顼大笑。

将最后那道劄子再看过一遍,满眼皆是“弱力而重任,薄功而厚享”的虚辞,又作“精神衰耗,体力惫怠”的藉口。

他是心灰意冷了,才决然求退。

是心俱化为了灰烬,才精神衰耗,体力惫怠。

没有预兆么。

一切早有预兆,只他还竭力攥着两端绳索不肯放开,实际早已生出裂痕。

“传诏,”赵顼闭目,疲道,“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昭文馆大学士王安石,罢为镇南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这回他是真的放他离去了。

君臣一梦,千古空名。

熙宁八年九月,欧阳芾逝世于江宁。十月,王安石罢相,出知江宁府。

十一月三日,王安石归乡,返旧居,复见妻所整理文稿,恸绝。

闭门两月,未尝理事,丧事皆由家人持办。

两月后,启门,终日流连郊外,不赴公门。熙宁九年一月,皇帝传旨,命王安石赴任办公,上表力辞,帝无奈,免江宁知府之职,改以使相兼集禧观使。

自此闲挂虚职,远离政务。

同时刻,朝中官员一作改换。

罢练亨甫中书刑房习学公事之职,出任漳州判官。

迁陈州太守吕惠卿出知延州。

迁密州太守苏轼移知河中府,旋迁徐州。

诏令吴充为中书门下平章事。

诏令冯京为枢密使。

诏令李定为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