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姬恪 恪之一字

月光泠泠, 风雪依旧。

玉城边关大多都是营帐,这里资源比较匮乏,木制的房子很少,粮仓恰巧就是其中一座。

此时飞檐上挂着雪, 灯笼上也透着厚重的雪影, 粮仓前巡视的士兵来来往往, 身上的铁甲反着暗光,忽闪忽闪的。

他们见到姬恪和他身边人时愣了一下:“大人。”

姬恪每晚都要来巡视粮仓,他们已经习惯了, 士兵看了姜宁一眼,随后打开门请二人进去。

上楼梯时姬恪关了伞,还帮姜宁拉下帽子,拍了拍领子上的雪。

其实来之前姜宁并没有和他说到底是什么法子,只说要先来粮仓里, 既然她说,他便带着她来了。

他以为姜宁只想让自己开心, 顺便也和她出来逛逛, 逛累了晚上好睡。

不同于他的闲适,姜宁看起来就紧张多了。

这还是姬恪第一次见她这么紧张。

粮仓内部很宽大, 防湿措施做得很好, 稻谷也都堆在一起,不少地方盖着布匹,这粮食看起来一点不少。

姜宁环视一圈:“真的缺粮吗?”

姬恪笑了一下,提着灯笼带她站在外围:“一些看起来多的伪装罢了。”

姜宁心中真的很纠结, 倒不是怕姬恪有其他想法,而是怕自己会吓着他。

她把姬恪拉到了角落,手中捧了一把稻谷给他看。

“你拿这个做什么?小心扎着手。”姬恪正要抬手将那稻谷拿下, 手放到一半便顿住了。

她手中这稻谷颜色新鲜,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稻香,就像刚收割下不久的新米。

这绝不是粮仓里的米。

姬恪先是愣了一会儿,随后还是把稻谷接了过去,提着灯笼看了看她的手,稻谷上有细毛,粘上了容易发痒。

手上没什么事,他这才看向手中的稻谷。

“这是哪里来的?”

姜宁不准备把系统的事说出来,不论怎么说都会显得有些离谱,不如说个让他更容易接受的理由。

“这是我变出来的。”姜宁很是真诚地点点头。

姬恪:……?

他微微扬眉,眼睫也比以往高了不少,乌黑的眼被灯笼的烛光染上一层暖色。

姬恪再聪明也不会想到这稻谷是凭空变出来的,他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应这句话。

他知道姜宁是姜家的女儿,但也知道她带着一些他不知晓的秘密。

比如之前和小太子偷偷摸摸在水榭中烧了什么,比如之前喝醉时说的外婆外公,再比如她的性格和资料里的那个姜二小姐姜诗雨完全不同。

……

姬恪垂下眼看她,眸中只起了一些波澜后又安静下去。

姜宁披着一件厚的斗蓬,脸上一贯带着暖意,此时正睁着眼看他,罕见的有些慌张,说来她方才走来的时候太过紧张,斗篷系带都有些歪了。

他没有言语,只是抬起手替她拉正斗篷,这斗篷有些笨重,不太合她的身材,行动间便会受限制,姬恪量了她的尺寸重新缝制过,斗篷上便另有一道白色的骑线。

他的指尖划过这道线,随后落在她的侧颈上,指腹一抹,将上面融化的雪水擦去。

“这里落了雪都不知道擦吗?不冷?”

那把稻谷已经被他放到了木桶中,和那些陈谷混在一起后便再看不出区别。

“你这么说好像是有一点……”姜宁嘀咕着摸摸脖子。

她立刻回过神来,突然发现自己又被他带着走了:“我在说粮食的事。”

姬恪还是静静看着她,不过目光倒不像以前那般略显清冷,而是带着一贯的柔和。

“姜宁。”他止住了话头:“你是姜宁,这里的粮食也没有增加,今夜你是来和我散步的。”

他的每一句话都把她方才想要表达的意思堵了回去。

姜宁脑子突然间有些转不过来:“什么意思?你不要米吗?”

姬恪微微俯身和她平视,手中的灯笼也放了下去,此时的暖光落在他眼底。

“姜宁,你这么聪明,一定明白我的意思。”

姜宁眨下眼,突然懂了。

他这是让她不要把这些话说出来,而且他说得很隐晦。

若是隔墙有耳大概也不懂他话里的意思。

见她恍然大悟的神情,姬恪扬起一个浅淡的笑,随后抬手摸摸她的头。

“我不明白你是如何变出来的,或许是世上有什么我不了解的玄机,也或许是我见识浅薄……姜宁,没有人比我更明白什么叫‘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人不都是有底线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可谓是天堑地壑。

世上有姜宁这样的人,自然也有利益熏心、为了一文钱就可抛妻卖子的畜生,在利益面前能坚持自我的人不多。

就算是夜行的赶路人也不会轻易把怀中的明珠亮出来探路。

他不希望有人觊觎姜宁,他只想姜宁能一直平安下去。

姬恪提着灯笼,抬手点点她的眉心:“走罢,今日也散过步了,回去沐浴后好睡觉。”

姜宁笑了一下,拉住他的手让他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