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重阳节, 街上有不少卖菊花的小贩,黄的白的粉的都有,空中都带有一股淡淡的菊香。
姬恪撩开帘子往外看了一眼,不仅有菊花, 还有串串茱萸和笼屉里升腾着热气的重阳糕。
马车路过糕饼铺旁的一对母子, 母亲按住好动的孩子, 把带有热气的重阳糕轻轻在他头上点了点。
“愿我儿百事俱高。”
这是重阳糕特有的涵义,只为祝愿孩子以后能事事顺心,万事皆高。
以前他也常吃的。
姬恪收回视线, 放下帘子,纵使周围带着浓浓烟火气,偶尔传来几声欢声笑语,也还是不能让他沉浸在过节的欢快中。
一起过的才是节日,一个人过的, 那只是某一天而已。
而且他今日不想过重阳节,他只想有人来为自己庆生。
马车停下, 姬恪下车后见到督主府前来来往往的人倒不惊讶, 只觉得有些无奈,他不喜欢不相干的人参与自己的生活, 即便小时候过生日他也是这样想的。
他没从正门进, 而是绕了一圈走了后门。
管家听说他要来的消息时都吃了一惊,姬恪哪天都有可能回来,但唯独生辰这天不可能,他向来不喜欢这样的场面。
管家给他开了门后带他回房, 有些疑惑:“大人,你今日怎的回来了?是来取东西的吗?”
“不是,我明早再走。”姬恪顿了一瞬, 视线往管家那里看了一眼,又很快收回:“今日送礼的人你都登记一下,若是……”
姬恪声音突然停了,走在前面的管家疑惑地往后看,只见姬恪眸光微散,左手也不自觉攥住衣袖,似是有些紧张,但又像是难为情。
“……若是你见到姜宁来送礼,便把她请进来。”
管家心里顿时明白了,姬恪不是有事,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他们之前关系不是挺好的吗,为何不直接当面送?
管家哈哈笑了两声,似乎又想到了当年的场景。
“当年夫人收老爷紫藤花的时候也是这般,心下高兴,却又不过多表露,只是让我们一直去打探他到底何时来。”
说到这里,姬恪看他一眼,他自己也反应过来了。
他这不是把姬恪和当年收花的夫人做了对比吗?
管家干笑两声,把这个话题翻了过去:“好好好,姜姑娘只要来,我们一定叫住她,让她进府来叙叙旧。”
姬恪又停了下来:“……她或许不知道我回府上了。”
管家从小看他长大,自然知道他什么意思,立刻点头:“放心,我这就去‘委婉’通知她。”
“多谢。”
姬恪回房后什么也没做,就只是在桌旁静静发呆,等待姜宁的到来。
*
“你一大早在做什么?咱们不是还没开业吗?”
唐户陆动动筋骨让自己清醒一点,秋季就是容易让人困乏,好像怎么都睡不够。
“自然是做重阳糕,没开店不影响卖这个。”
姜宁早已经准备好糯米粉,红糖、白糖各加一份,再加水揉搓,捏重阳糕的絮状面团就已经做好了。
她看起来一点都没有疲惫的样子。
姜宁习惯早睡早起,而且晚上睡得特别香,白日里就精神足,每天都是元气满满。
当当两声,其中一份揉好的面被她铺在了模具底部,那正是加了白糖的那一份。
红糖有补脾缓肝的功效,白糖又生津润燥,很适合这样干燥的秋季,所以秋日做的糕点里都会加这些。
重阳糕也叫花糕,她定做的模具自然也是花朵形状的,揉了白糖进去的絮状面用勺子微微压平,就成了模具的形状。
稍微蒸一会儿后在上面铺上一层枣泥或者豆沙,再铺上微红的红糖面,再来一层白,这样交叠几次,每铺一层都要蒸一会儿,这样不至于不熟。
最后再在表面加些蜜枣、菊花碎和桂花干,再经过笼屉这么一蒸,重阳糕便都被熏上了淡淡的花香。
姜宁做重阳糕时顿了一下,随后又拿出糯米粉,这次加的不是白糖和红糖,而是抹茶粉。
她笑眯眯地把这独一无二的重阳糕放进去一起蒸。
这是给谁的自然不言而喻,她不会错过姬恪生日的,这还是他们一起过的第一个生日。
她转头看向唐户陆,催促他去外面支摊子。
等到笼屉中的重阳糕蒸好后,她抬着往外走,还带上了之前在街上买的茱萸。
笼屉刚打开,那股甜甜的香味就飘了出来,顿时吸引了不少过路的行人,他们有的认识姜宁,一看到她便立刻走了过来。
花朵型的重阳糕有好几层,一层白一层红,煞是好看,面上铺着淡黄色的碎花,上面还摆了两颗茱萸果,说不出的轻巧可爱。
这重阳糕到底还是拿来吃的,光是卖相就比其他人好太多,更别提这味道,闻起来就不差。
表面上的碎花本来都是晒干的,但蒸过后就微微舒展开,像是嵌在糕里那般滋润。
“姜老板,买两个。”
这人舔舔唇,他是踏仙楼的老常客了,只要是姜宁做的味道,肯定有保障,更别提她之前还给相府做婚宴,那可都传出来了。
油纸包着的重阳糕还有些烫,但能摸得出来很软,他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被烫到后吸了口气。
热乎乎的糯米糕很弹,但是也软,咬下时它们还想要黏在一起,却颗颗都被拉开,然后在齿间研磨。
甜味也很有层次。
糖放得适中,甜味有些淡,但嚼到后来糯米本身的甜味也发挥出来,最后加持的是一股淡淡的蜜枣香,把甜度拔到最高,每一种味道都互不遮掩地释放,最后被清甜的花香中和。
美味,谁说重阳糕不算美食,他就觉得很好。
“再给我多包两个,回去给我家孩子碰碰头。”
被香味吸引来的人不少,姜宁这里又开始卖得热火朝天起来。
期间一个夹着白发的老人站在外围,他想和姜宁搭话,但始终插不上嘴,看起来有些着急。
姜宁也在忙碌之间抬头看了一眼,她立刻就认出来了,这是姬恪府上的老管家。
“吴叔,你怎么来了。”
她赶紧包了两个拿过去,把买卖的重任交给了唐户陆。
吴叔看着姜宁,原本这种话他可以信手拈来,但这到底关乎着姬恪的大事,一时间便有些结巴。
“你、你也卖重阳糕?”
“是,应景罢了。”姜宁笑着点头,把重阳糕塞到他手上,她凑近一些问道:“吴叔,大人今日回府了吗?”
她正愁自己不知道姬恪在不在宫中,恰好就有知情人来了。
姜宁问得很直接,吴叔那一肚子绕弯的话都被堵了回去,他点点头:“刚回来不久。”
这可不是他不委婉,是对方太直接了。
“真的?谢谢谢谢!”姜宁高兴地和他握手表示感谢,又顺手递给他两个重阳糕。
“多吃点,吴叔。”
吴叔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这两句话的功夫就把自己的来意说完了,他回去时也没太想通,难道是他看错了?
姬恪看起来确实有些低落,但他们二人其实没有发生什么事?
吴叔揣着两包重阳糕走了,原本想将这个消息告诉姬恪,但那时送礼的人实在太多,其他人应付不来,他只好先去照顾客人,这一照顾就已经快要日落西山了。
*
姬恪看着窗外即将移到西边的太阳,没有失落也没有难受,他只是在静静地等。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姬恪抬眼看去,心神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