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亡国第八十六天

一轮凉月挂在院角的桂树梢头, 几点疏星散布在深沉的天幕。

沈彦之负手站在廊下,望着那轮冷月出神。

“沈世子,大皇子有请。”身后紧闭的房门终于打开, 侍者恭敬道。

沈彦之转过身,似乎早料到如此,神情平静地由侍者引着进了那间他从下午等到入夜才打开的房门。

大皇子坐在堆积了书卷的长案后面,方脸阔嘴, 眉眼间戾气深沉。

李信的几个儿子中, 他是最其貌不扬的一个。

大皇子乃李信为农时的原配夫人所生,原配夫人姓甚名谁已经无人知晓, 只听说是个大字不识的粗鄙农妇。

后来农妇病逝, 李信凭着一副好容貌和过人的胆识, 又入赘了祁县一户员外,他是农家出生, 知晓农人的苦,帮着员外打理田地的产业时,经常减免收租,在祁县声誉颇高。

也正是因为这些缘故, 后来他揭竿起义时, 祁县农人才都拥护他。

大皇子的地位不可谓不尴尬, 他虽是原配所出, 正儿八经的嫡长子。可李信所有的威望和声誉, 都是后来入赘, 帮着员外打理田产时攒下的。

大家都普遍都认为, 员外女儿同李信生的儿子,也就是如今的二皇子,才是继承大统一的不二人选。

再后来, 李信势力一天大过一天,不少达官显贵变着法儿地给李信身边塞女人,他的儿子女儿一个连着一个的往外蹦。

但二皇子母族那边死死跟祁县一同打出去的那些功臣抱团,李信坐在那张龙椅上,眼下真正能完全信任的,还是只有最初跟着他打天下的那波人。

所以哪怕不少官家女子替李信生了儿子,却仍不能动摇二皇子在朝中的地位。

大皇子心中憋着一股气,一心想做出一番成就来,让满朝文武看看谁才是真正有资格继承大统的人选,这才自荐带兵前来讨伐前朝余孽。

只可惜出师不利,大军还没展开过一次正面交锋,就又让前朝余孽夺取了两城,淮南粮仓也落入敌手。

李信震怒,二皇子一党又在朝堂上煽风点火,大皇子处境更加艰难。

沈彦之便是在此时找上门,提出愿和大皇子合作。

沈家是最早一批给李信送女人的世家,送的还是自家的嫡女,大皇子对沈家这样的趋炎附势之辈没什么好脸色——他母亲就是败给了这样有钱有权的大家闺秀。

外界都说他母亲的病逝的,只有大皇子自己清楚,李信要权势,她母亲又是个白占着李信发妻名分的糟糠妻,李信为了好名声不能把她母亲降为妾,员外家那边要李信入赘,也不可能允许平妻这样的存在,所以他母亲必须得死。

放在从前,大皇子连和沈彦之多说一句话都不愿,可眼下的局势,容不得他倨傲了。

不过沈彦之当下也同丧家之犬无异,闵州失守,李信对沈彦之早有不满,直接将沈彦之官降三级,沈家在京城的日子亦不好过。

他手中剿匪后剩余的这两万兵马,的确是大皇子所需的。

大皇子手中有五万兵马,但青州、徐州各自已屯兵两万,前朝太子攻下孟郡后,又收编了前徐州守将董达的那一万人马,保守估计前朝太子手中也有五万人马了。

大皇子不敢大意,他们兵力表面上是相持平了,可朝廷大军没了粮仓供给,现在所有的粮食都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太原运过来,真要耗,他们耗不过那帮前朝余孽。

眼下同沈彦之合作,的确是最佳选择。

他晾了沈彦之一下午后,才勉为其难接见了他。

沈彦之见了大皇子,恭恭敬敬揖拜,温雅清润,礼数周全,倒是半点不见被晾了一下午的羞恼。

大皇子冷着张脸道:“军务繁忙,让沈世子久等了。”

沈彦之揖身一拜:“下官愿为殿下分忧。”

大皇子如何不知他巴巴地跑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前楚太子妃,为了一个女人,连他堂叔都敢杀,委实是色令智晕了。

他冷笑着问:“那沈世子倒是说说,接下来这场仗,得如何打?”

沈彦之看着大皇子,一双含笑的凤眼却只叫人觉着危险:“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前楚太子不是伪装成孟郡残军,骗开了孟郡城门么?咱们也派人过去假意投诚。”

大皇子眼中顿时乍现精光,看沈彦之的神情也没之前不屑了,笑道:“沈世子果真才智过人!此计妙哉!”

沈彦之颔首浅笑不语。

比起先前,他更消瘦了些,不仅是身形,光看面色都能看出他的羸弱,脸上青白,唇上也没多少血色,大夏天的,旁人只着单衣都热,他却穿着一身入秋的厚衣。

只是他表现得越温和,倒越让人觉着他可怕,像是收起了毒牙的毒蛇,看似无害,却又随时都会暴起咬人。

大皇子看他一眼,问:“那……沈世子以为派何人前去当这个内应好?”

沈彦之半垂下眸子,道:“董达将军身死孟郡,前朝余孽那边放出消息说董达将军是自戮而亡,话全是前朝余孽说的,谁信呢?下官想,至少董达将军之子是不信的。”

大皇子拍案叫好:“董达归顺我大陈,先被夺徐州,后又死于孟郡,说他是自戮,本王都不信,更何况他儿子!便让董达之子前去假意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