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学田

不醒 一度君华 9608 字 1个月前

朝廷在求购抗旱的良种。

这是所有育种世家都知道的事。

如今的育种世家, 以息家为首,大多都是土妖出身。

类似黄墅之流,其实都上不得台面。

梦外的成元初年, 司天监之所以会找到黄家,那是因为黄壤一直在精心打理家业。黄家也陆续有名种入市。

可是如今的黄家, 早已今非昔比。

且不说黄墅被盗匪袭击,受了那难以言说的伤。

就算不受伤, 他本也是个贪图享乐之人。

膝下儿女被他死死压制,根本出不了头。就算是育出什么良种,也是他收名获利。是以,诸人也并不积极。

——与其费尽心机培育良种, 还不如等他驾鹤西去, 多分家产呢!

是以, 如今的黄家,根本不在朝廷的考虑之中。

司天监自然也就没有前往仙茶镇, 拜访黄墅。

可最近,原本四处求种的司天监突然没了动静。

所以的育种世家难免都多长了一只眼睛, 牢牢地盯住了第一秋。

这抗旱的良种, 虽然难搞, 但毕竟是笔大买卖。

一旦成交, 朝廷多许金银肯定是少不了的, 民间百姓更会口口相传。

这样名利双收的事,眼馋的育种师其实很多。

但是,息老爷子显然是铁了心,要朝廷剿灭第三梦。其他育种师自然也就不会冒然去接这生意。

——身为育种师,若是得罪了息家,哪还有活路?

再说了, 剿灭第三梦对所有育种师都有好处。像这种不守规矩的东西,确实是害群之马。所以息老爷子的决定,大家也都认同。

这一回,大家联合一气,不惜重金,严格控制田地外租。

如此一来,第三梦纵然能用小小的一块地培育母种,但是母种要育成良种,也没有足够的试田。

原本这计划确实不错,大家也都等着看成效。

然而,最近,朝廷那边突然没了动静。

第一秋不再四处拜访育种世家,好像求购良种的事,他已经有了眉目。

他按兵不动,其他人难免有些心慌。

于是,又有人暗中鼓动谣言,称明年大旱,没有新的良种,粮食将颗粒无收。又有人传言,称官府毫不作为,百姓定将饿死过半。

民心浮动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朝廷。

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育种世家利用百姓向朝廷施压。

意图逼迫司天监妥协。

可即便是压力重重,第一秋依旧按兵不动。

黄壤对这个人很是佩服,师问鱼已经几次传召,朝廷百官也纷纷进言。他身上压力巨大,但他也从来不曾催促。

这一日清晨,黄壤精心煮了牢丸送过去。

第一秋坐在书房里,刚刚与两位监副、四位少监交待完今日的公务。

——黄壤是掐着时间点来的。

她把吃食摆在一旁的小桌上,第一秋已经不再抗拒。

黄壤做的吃食,还挺合他胃口。

——相比起来,司天监膳堂的厨子真是该死啊。

他拿起筷子,黄壤正好摆上小料。她双眼亮晶晶的,道:“我刚包好的,你快尝尝。”

第一秋挟起一个牢丸,放进小料里蘸了蘸。

黄壤一脸期待地看他放进嘴里。

“挺好的!”第一秋不情不愿地应付了一句,然而却立刻伸出筷子,再挟了一个。这牢丸是羊肉馅,里面搅了藕碎,咬一口脆嫩鲜香,十分爽口。

他吃了两个,终于一抬头,问:“你吃过了?”

黄壤惊喜:“哎呀你总算是会关心我了!十年了,第一次听到你这么问,哼。”

第一秋闻言,难免有点内疚。其实这十年间,黄壤对他一直不错。他说:“没吃就坐下吃,话多。”

黄壤于是挪了椅子过来,果然是与他相对而坐,二人一起动筷。

这牢丸她包得多,两个人也够吃。

第一秋发现,与她同桌而食,竟然也不讨厌。他问:“第三梦前辈可有将母种交付与你吗?”

黄壤说:“哦哦,交了交了。我已经种下了。不是说了四月给你嘛。怎么,他们又催你了?”

她问得随意,第一秋道:“催也无妨,只是此事毕竟非同小可,不能玩笑。我难免多问两句。”

黄壤连连点头,第一秋抬头看她。

她今日便不比同游那一日妆扮精致,只穿了窄袖裙衫,长发高高绾了个髻,随意地插了一支发钗。

那发钗虽是金钗,但十分素净,并没有别的纹饰。

她这般打扮,在一众世家女子之中,其实十分朴素。第一秋仔细回想,发现黄壤似乎确实没有什么首饰。

他问:“你是何掌门的侄女,他不为你置办首饰吗?”

黄壤一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笑道:“我姨父每年都为我缴育种院的学金啊。你是不知道一年有多贵!我姨母会给我一些零花钱,不过我花到了别的地方。”

第一秋一直盯着她头上看,黄壤发现了他的目光,伸手一摸,触到那根金钗。

她也不隐瞒,实话实说:“这个吗?这个还是为了充门面才打的。我要是一根金钗都没有的话,旁人该说我姨父、姨母刻薄我了。”

“你……零花钱,花到了何处?”第一秋问。

“这个么……”黄壤硬着头皮,随口道:“我帮着第三梦,其实是无偿的。唉,这良种虽然是平价,但母种却是免费的。再加上地租、人工又贵,所以良种赚的钱贴补母种,两手一倒,根本就无利可言。我经常倒贴,当然也穷得搓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