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推广打稻机(三)

这土地里[1950] 喜河山 5311 字 2个月前

平安不相信没有人买打稻机。

这是打稻机, 这是她和她妈妈每年秋收的时候最想要的东西了。

她的改良款,降低了成本,价格低, 操作方便, 踩起来省力又省心, 平安费了很大心思才设计出来的。

毫不夸张地说,全都是优点。

怎么会没有人要?

平安焦虑的吃不下饭, 趁着午休时间去找了农民协会的人, 询问关于打稻机的情况, 想问问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农民协会的负责人有一个是平安的老师,对方一看到平安,高兴得不得了。

“我听西南工业部那边说你现在在研究水轮机!进度如何?”

“快了, 已经开始浇铸模型了。”平安道。

“你这样说,那就是真的快了。”对方给她倒了茶,“你过来找我是什么事情?”

“我想问问之前送过来的打稻机推行情况。”

对方听到这话, 想起了打稻机推行情况并不好,这也是常理,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直接用稻桶了,机器需要时间去适应。

“这刚开始,推行问题你不要急。”对方道:“国家说了一定要农业机械化, 肯定会推行机械化。”

平安明白这就是推行效果的确不好, 她原本准备后续要开始研究种植机械和耕地机械, 现在肯定也没有希望。

平安回厂的时候,工厂里欢天喜地。

“平安!”年英上前, 把手里的城乡交流大会的物资清单递给了对方, “我们在这个上面打的广告非常有用。”

真的是万万没想到啊!她们当初收到了通知, 就和以前一样, 把广告登了上去。

结果负责方把这份广告发到了各个区,现在又有一堆新厂家定做机床。

平安接了过来。

展会的小册子做得很详细,几乎所有参与了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的商家都在上面做了广告。

最上面是公司的名字,然后是地址和联系方式,开展的业务。

“咱们平城大大小小的商户都在上面了。”年英说道:“为了支持这一次城乡交流大会,大家都降价了10%,咱们也一样。”

现在工厂也缓过来了,有底气支持国家了。

平安翻到了后面,看到了城乡交流大会会馆的结构图。

她们工厂在农业机械馆,旁边有棉质品馆,粮食馆,经济作物馆,农产品馆,农业生产资料馆……

大会的主题的确是城乡交流。

农产品馆很大,但小册子上报上来的农产品品种和数量都很少。

年英见她在看后面的内容,明白了她的想法,解释道:“咱们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我们这里交通不好,到处都是山,农产品就是有,运不出来。”

平安道:“以前有土产交流渠道,我妈小时候还挖过药材卖,后来战争来了,这些渠道才被打乱了。”

但那个时候,就算有这些土产品卖,也卖不了多少钱。

平安回来以后,晚上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年轻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