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安安离开首都后, 姜舒兰的生活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平日里面,周中锋和闹闹去部队后,姜舒兰抽空看完账本, 就剩余了大把的时间,进入养老时间。

开始研究她喜欢的投资领域。

这似乎成了她学财务的一个本能, 而拿起每天的报纸关注全国最新的消息,也几乎成了她的一个习惯。

姜舒兰坐在藤椅上, 她向往常一样慢悠悠地看着报纸, 就看到整个报纸的版面,用了大半的江山,打了一个广告。

那就是——

于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一日,深市证券交易开始试营业。

当看着这个标题的时候,姜舒兰明显愣了下, 下意识地把报纸展开了几分, “深市证券交易所?”

这些年,她学了不少投资知识。

自然是明白这几个字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他们国家将要成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了。

这属于姜舒兰了解,却又是空白的领域。

因为, 这些年来她的投资一般偏向实业, 从当初海岛部队的四个厂子,以及后面开的椰汁厂。

还有现在已经彻底发展起来, 成为全国远近为名的静安物流。

以及姜家三哥开的百货大楼,姜家三嫂从小吃店做起来的, 连锁火锅店,以及明霞从卖衣服的小摊子, 变成了如今从市区到省会, 甚至遍布整个东北的服装店。

这些, 都是姜舒兰从背后一手规划起来的。

如今,她手里每年的分红,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

她正愁着钱没处花,想到这里,她手指轻轻地在深市证券交易所几个大字上点了点。

这是全新的领域,也是全新的机会。

不容错过。

想到这里,姜舒兰眼睛亮了亮,深市她是必须跑一趟了。

而且,不止要跑一趟,连带着带这么多年的分红资金,也要慢慢归拢了。

她需要大量的资金,聚拢好让她来做事。

而报纸上深交所那边是十二月一日正式开业,她还有两个月时间,慢慢来。

姜舒兰动用大额资金,自然是瞒不过枕边人。

晚上,晕晃的灯光下,姜舒兰坐在书桌面前,慢慢地把一个又一个存折从抽屉里面拿了出来。

摊开开始计算每个存折上最快,最大能动用的金额。

周中锋洗完澡出来,水滴顺着发丝滑落在下颌骨下,一路向下,没入精壮劲瘦的下腹处。

哪怕已经年过四十,周中锋也是一如既往,常年的锻炼,让他的身体看起来没有一丝赘肉,甚至比年轻的时候,更有力量。

他拿着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水,坐在舒兰旁边,低声问道,“怎么把存折都拿出来了?”

姜舒兰头也没抬地,又换了一沓存折,因为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她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所以光存折她有一二十家。

海岛,羊城,深市,首都,平乡市,津市,几乎姜舒兰能去的每一个地方,她都会找当地各大银行,办理一个存折。

为的是将来,万一出事,能够有多的出路。

姜舒兰把所有的存折都整理出来了,这才把白日压在身边的报纸,递给他。

周中锋一眼就看到了报纸上的大字,深交所开业。

他对这个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却知道这个是炒股的。

“你是想?”

姜舒兰点了点头,“咱们家的资产,已经到了一定地步了,在这样存钱没有意义,钱生钱才是硬道理。”

“可是,这是有风险吧?而且还不小。”

他向来是个保险主义者,不喜欢这种投机的模式,在他看来危险系数比较高。

更何况,炒股这玩意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靠赌博,靠运气来猜测,自己能不能中牛股。

姜舒兰不意外对方会有这么一个反应,她低声道,“有风险,但是高风险,高收益。”

她抬手拧着周中锋的胳膊,“我们可说好了,投资的事情我说了算。”

这些年来,她确实让家里的资产翻了上百倍,上千倍。

甚至,周中锋有时候看到自家那一个又一个存折上面的金额时。

都忍不住震惊,这也太恐怖了一些。

他把一块钱交给舒兰,对方就让这一块钱,变成下蛋的金母鸡。

这种恐怖的程度,饶是周中锋都觉得惊讶。

也就是,得亏现在不抓资本主义了,不然,就他们家这个厚实劲儿,估计头一个被抓。

周中锋被她这一拧,就没了脾气,他不由得揉了揉眉心,“你看着来就好了。”

“反正这些就算是亏完了,我的工资也养得起你。”

如今他早已经升职了,个人的津贴和工资,更是翻了几倍。

孩子们也都大了,没有任何压力,只有他和舒兰的话,目前的收入,会让他们的生活过得很滋润。

姜舒兰就喜欢周中锋这一点,不管任何时候都信任她,支持她。

甚至,连最差的结果和风险也会考虑到了。

从而,进行兜底。

“只要你支持我就行。”

姜舒兰笑眯眯道,“咱们家不起内乱,我在外面才能够放手一搏。”

已经年过四十的她,在灯光下,一张脸白如莹玉,眉眼盈盈带笑,眸光清澈干净,一如年轻时那样,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多了几分成熟的韵味和妩媚。

周中锋不由得呆了下,“舒兰。”

“嗯?”

“你真好看。”

姜舒兰嗔了他一眼,“都老夫老妻了,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

“再说,都结婚二十年了,还没看够?”

周中锋老老实实地摇头,“没有。”

看不够的。

感觉这辈子都跟看不够一样。

姜舒兰眼波流转,“要不,你把你的小金库也给我?我争取给你翻一倍?”

“好。”

姜舒兰,“???”

这人真是没救了。

临时过来找爸妈有点事情得闹闹,原本还怕两人不习惯家里安静。

却没想到,一过来听到这么一段对话。

他顿时悄悄地退了出去,忍不住叹了口气,想当初,他和安安两人千方百计,想要从爸爸那里弄来一点小金库,但是没有。

不管他们如何手段,对方都是岿然不动。

再看看他妈妈,一句话小金库都要来了不说。

连带着家里的资产,也是随意支配的。

这真的是,人生的参差啊!

*

姜舒兰动了大笔的资金,不止是周中锋知道了,连带着远在外面的姜家人也知道了。

“舒兰,我看你怎么突然收了那么多钱?”

“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姜舒兰拿得多家分红,这不,一收拢资金,自然也瞒不住姜家人。

对于自家亲人,她也没瞒着,就直接说了,“这不深交所开了吗?我想尝试下。”

这话一说,那边的姜家三哥停顿了下,很突然地说道,“能带我一个吗?”

妹妹是个点金手,这件事经过他们全家人都认证过的了。

不管是自己开百货店中间出事,还是妻子从小吃摊在到连锁火锅店,饭店,全部都是舒兰一手规划的。

更别说,明霞年纪轻轻的一个女同志,如今开了十几家服装店了,从无到有,也是舒兰指点出来的。

还有,姜家现在最出息的铁蛋儿,他成了国家的人,虽然是保密状态,但是全家引以为傲。

至于,姜学民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家里做得最大的就是他了,静安物流,全国无人不知的地步。

不管是自家的百货店,还是明霞的服装店,再或者是妻子的火锅店,饭店。

这些原材料,全部都是靠静安物流输送的。

听到自家三哥的话,姜舒兰不意外,她很认真道,“三哥,炒股具有很大的赌博性质,而且大概率全部亏完,你要考虑清楚。”

这也是她,从一开始,没喊自家家人的原因。

她自己的钱亏了就亏了,反正还在继续拿分红,这是一个长久的资金流,并不会断。

更别说,还有周中锋帮忙兜底。

这——

姜舒兰一说,姜家三哥也迟疑了下,“这样,我不来多,我就买个三万块的。”

三万块钱他拿出来,还是轻而易举的,不用有任何负担,就算是亏完了,也不影响现在的任何生活。

“成。”

“你可以问下家里的其他人,他们要是有愿意的,也可以提前找我。”

“不过这一切要在十一月底之前决定。”

因为,十二月一号就开业了,她那天肯定是在深市排队的。

姜家三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很快,家里就召集了开会,最后给出决定,虽然炒股有风险,但是他们却愿意相信姜舒兰。

这是这么多年来的信任。

最后,姜家三哥拿三万,三嫂自己从火锅店里面拿两万出来,是她个人的收入,和家里无关。

没错,自从三嫂和红琴两人摆小吃摊后,慢慢开到连锁火锅店,两人也硬气了起来,自己挣钱自己花,各自掌管着自己的那一份收入。

红琴胆子小一点,再加上她觉得挣钱太辛苦了,尤其是最开始摆地摊,赚的都是血汗钱,起早贪黑一天也才几十块。

最后思虑了很久,只拿了一万出来。

这几乎是她极限了,她和三婶不一样,三嫂和三叔两人都开的店铺挣钱。

他们家学卫就跟着家里人种地,种地其实也能挣钱,但是这个钱,实在是太辛苦了。

红琴不太舍得。

至于,明霞则是胆子大,从她当初敢一个人独立出来,单独找着姜舒兰去征求意见拿衣服,卖衣服就知道了。

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摊子,从摆摊到现在如今十几家服装店。

她手里可动用的资金,除了压货的成本之外,直接拿了五万出来,她前后确认了几遍,这五万就算是亏完,也不会影响生意,更不会影响她的生活。

最多,就是肉痛而已。

明霞一口气拿了五万出来,让家里人有些震惊。

尤其是姜学华,他自从从省城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回到平乡市教学,现在就是一个老师,虽然安稳,但是到底是固定工资,一个月才勉强一百多块。

而自家媳妇,一口气拿了五万出来,拿去炒股,做那种有风险的活。

这让,姜学华有些受不了,“明霞,这会不会太多了?”

旁边的家里人也跟着点头。

明霞摇头,“我相信姑姑的眼光。”

“而且,就算是亏了,我也认了。”

这——

全家人顿时不说话了。

姜学华还想说些什么,却被蒋秀珍拦住了,她摇头,“这是明霞自己挣的钱,就算是亏了,她还会在挣。”

蒋秀珍是姜学华的母亲,也是明霞的婆婆。

这几年,她从公社那边退了下来,在自家儿媳妇店铺帮忙,顺带在照顾姜父和姜母二老。

她看在眼里,明霞是个有本事的,这种人不该来管着她,而是要支持她。

就像是,姜父姜母对待小姑子姜舒兰的态度。

也像是,周中锋对待舒兰的态度。

姜学华是老师,他更讲究保险一些,忍不住辩解道,“娘,炒股有风险啊。”

五万块这不是普通的钱。

就是明霞拿出来,也要伤筋动骨的。

蒋秀珍就只说了一句,“是你挣的吗?”

这——

姜学华瞬间沉默了下来。

这真的是亲娘。

他没话说了。

眼见着他沉默,蒋秀珍知道他在想什么,“学华,我知道你是老师,讲究安稳性,但是你看你姑父周中锋,他是怎么对你姑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舒兰这一次几乎是把多年的积蓄,打算全部投入进去吧。”

“你有听过,你姑父说什么吗?”

这——

姜舒兰拿去投资炒股的钱,绝对不少了,他们全家加起来都比不上她得了零头。

“都是一样的拿固定工资的,学华,我不求你能够像你姑父,那般处处谦让,照顾,支持着妻子,我希望你妻子在做决定的时候,你起码不能是那个第一个反对的人,你们是两口子,你们自己都内乱,你让家里人怎么看明霞,怎么看你?”

这话一说,明霞眼眶红红的,她知道自己这些年挣钱多了,手脚大,再加上投资开店这方面。

和当老师只求安稳的丈夫,也慢慢有了冲突。

只是以前都是小冲突,双方互相退一步,就过去了。

这一次炒股,动用五万块,几乎是两人明面上矛盾了,其实,明霞早都有打算,想动五万块了,但是她知道,丈夫不会同意的。

一方是保守者,而她是主动者。

两人双方的观念不一致,这些年,其实明霞过得很痛苦,如今,婆婆把这些话都说在明面上,也算是让明霞心里的委屈,得到了释放一样。

原来,是有人理解她的,她羡慕姑姑有姑父,那样一个无条件支持她的丈夫。

而她却没有。

在这一刻,明霞再也忍不住,低着头一直抹泪,带着几分低低的呜咽声。

让人有些心疼。

姜学华也心疼,他听完母亲的话,顿时如同当头棒喝,他下意识地拉着明霞的手,低声道,“我知道自己问题在哪了,你放心以后不会了。”

“这是你赚的钱,想怎么投资都行,就算是全部亏完了,我是当老师的,也不会饿着你们娘三的。”

他虽然本事没有妻子大,赚钱也没有妻子多,但是他能够做的,他绝对不会谦让。

姜学华这话,让明霞再也忍不住了,抱着他的胳膊,就失声痛哭起来。

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姑父周中锋那样,能够体谅,心疼,并且没有任何自卑地疼爱自己那个会挣钱的媳妇。

大多数男人,都有着大男子主义,当妻子挣钱多后,会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会不自觉地打压着媳妇。

其实,当初姜学华也有一段时间,他是教师,身上有着读书人的清高。

偶尔,也会有两句说教媳妇,你不要动不动把钱挂在嘴边,满身铜臭味。

那时候,明霞也是委屈的,她不是没有动离婚的心思,但是她考虑着孩子,而且她的事业也是姑姑姜舒兰一手提拔起来的。

甚至,连进货的渠道,也是靠着静安物流,这才这么多年来安安稳稳的。

她和姜学华之间,有过矛盾,但是也有利益,更有爱情。

两人当初结婚的时候,很是喜欢过对方的。

只是,年纪大了以后,各自忙碌事业,又因为双方事业的悬殊,她有了钱,腰板硬气,在家也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同样,姜学华也还是,他当了小二十年的老师,在学校教育学生,在家的时候,也不自觉地把教育学生那一套拿出来。

长久以往,再好的感情都经不起这般消磨。

如今,婆婆把话说开了,对于他们小两口来说,反而是好事。

听到,自家丈夫这般说话,明霞忍不住破涕而笑,忍不住抬手捶他,“早说啊,你早说我就不用这般忐忑,也不用吵架了。”

“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