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浮生居大块(5)

恶意杜苏拉 戈鞅 6964 字 2个月前

杜荔娜和宁夏在海谷村村委办公室里和病床上的苏拉连线。让她们意外的是, 网速居然飞快,从语音会议切换到视频会议毫无障碍。除了徐芳祖孙和村支书,还有许多村民挤到村委来围观。他们听说对面是个挣很多钱的大律师, 也不管什么计费时长,七嘴八舌地问问题。

村民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什么老公打老婆, 老婆打老公, 儿女不给爹妈寄钱, 爹妈不给儿女盖房,寡妇和叔伯抢宅基地,等等等等。视频会议连了大半天,直到村支书说苏律师还病着, 才告一段落。

在那之后, 海谷村的村民还经常托徐芳找苏拉和宁夏提问, 能在电话里解决的, 她们就立刻解决,解决不了的, 就指引村民去县城的法律援助部门咨询。

一开始,苏拉是有点不耐烦的。村民没有付费意识,他们觉得一句话的事, 律师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了解情况、解释和分析。

但是久而久之,她产生了不一样的感受。

鹤市的律所多过米铺, 随便一个小案子都有十几个律师来抢,像医院和拘留所这种容易接触案源的场所,总有律师常年蹲点。而陵县这样的地方, 却是一片饥渴的沙漠。

郑永明总说苏拉不读博, 是急着赚钱, 这是不清楚内情的说法。事实是,她的导师不肯收她。

老太太原话是这样的:

做学术不是象牙塔里的隔离实验,尤其我们家事领域,要推动理论发展,你得先懂得现实,理解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对家庭的期待是怎样的,而中国人的家庭法,又应当如何满足中国人的期待。你这个孩子,为人太冷,对家庭的概念也很模糊,按这个标准,你在我这儿,硕士都毕不了业。

苏拉在和海谷村父老的对话里,触及到一些最本真的思考,更找到了久违的成就感。

她幼时在榴城长大,自觉自己生活的世界封闭而狭小。那时,她觉得鹤市这样的大城市,才是更大的世界。

现在她才明白,鹤市也不过是一个小世界。

海市、鹤市、陵县、榴城,它们同属于一个世界,忧戚与共,血脉相连。

杜荔娜惊讶地望着苏拉:

“你……要去多久?”

“服务期初定一年,期满后再看,也许会更久,也许到那时,我又有新的想法。”

“可是你不在的话,我……”

杜荔娜忽然焦虑起来。

苏拉握住她的手: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最初,她听从杜宇风的安排,回到鹤市,是为了赎罪。

现在,杜宇风的遗产已经分割完毕,信托运转良好,之前和杜荔娜协议取得的8%股权分红权,苏拉已经转入了一帆的员工持股计划。

她该做的事,都已经做完了。

“娜娜,想想你过去一年完成的成就。就算没有我,你也有能力自由地走你想走的路。”

杜荔娜默然了。

苏拉说的对。

这一次的分离,她并不恐惧。和父亲离开时相比,现在的杜荔娜,已经是崭新的自己。

“苏拉,虽然我从来没有这么叫过你,但是……”她欲言又止,终是鼓起了勇气。

“不管你走到哪儿,你都是我姐姐。”

苏拉先是一愣,而后,细长的眼眸中亮起温柔的光。

“嗯,不管我在哪儿,你都是我妹妹。”

杜荔娜微笑起来。

半晌,她突然想起了什么。

“你告诉林渡了吗?”

苏拉怔了怔。

“……还没有。”

杜荔娜涌起对林渡的同情。

“你打算什么时候告诉他?”

“……就这两天吧。”

-------------------------------------

后来,郑永明说起那桩绑架案,提到最初报案的时候,警察是把调查重点放在苏拉身上的。这不奇怪,王子猷是第一报案人,警察也是抽丝剥茧,根据掌控的信息一步步追查。

郑永明说,林渡接受询问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斩钉截铁地说苏拉不可能是罪犯,还说她一定遇到了危险。

苏拉后来问他,为什么这么笃定。

林渡遂笑:

因为,苏拉女王,你已经被我看透了呀。

从被王子谦绑架,受伤手术,到住院康复,林渡始终陪在苏拉身边。他知道她忙于徐芳的抚养费诉讼,忙于杜荔娜的离婚和遗产继承事宜,忙于处理一帆的各项事务,所以,他没有急着要求她重新定义两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