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3284 字 1个月前

一军之中, 三万人众,脑子灵活的人是真的不多,征发兵质量更差, 这就代表了无法制定太过详细严苛的军规, 制定了也没用,绝大多数人背不动,像李广, 他一向不定军规。

木兰制定的军规是她数年打仗的心得, 其一严禁军中口角,同袍不得相争, 违者鞭二十到四十不等,其二杀良者斩, 冒认军功鞭四十,其三禁营妓,禁淫俘虏, 违者按汉律处刑。

至少她带兵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超出这三条军规的争斗,三娘子也是听同袍说了军规,认为主将正直,军中没有营妓, 又怕上告时孙霸不认, 她是在路上受辱,来到军中之后一直和同袍待在一起, 对第三条军规没有证据, 才设计他犯第二条冒认军功。

但木兰又不是张汤, 军中断案还要三审五问,汉律强辱妇人该判宫刑或弃市, 这是任犯人选择的,可话还是那句,这是军中,主将最大。

木兰直接替几人选了处死,毕竟这会儿在前线,并没有成熟的手艺来保证宫刑不死,也脏了行刑人的手。

刚刚一场大战过去,全军都是血气未褪,此时军中气氛很狂热,到处都是计军功的欢笑,木兰这里连审带问到判决不到一刻钟,很快就命亲兵捆好连孙霸在内等六人,命先锋营维持秩序,让全军过来观看处刑。

临刑前,木兰询问三娘子,问她是否愿意将孙霸几人的罪行公示于众,不仅是公示全军,这几人的尸首归乡的时候她也会派人说明罪行,不会让他们再顶个战死的名声回归乡里,如今风气事死如事生,木兰也相信人死后有一个世界,所以人死后的名声也很重要。

但如果三娘子不愿意,木兰也给她提供了另一条路,将她本人隐去,称几人为战后抓回来的逃兵,仍旧斩首示众,告知乡里。

木兰的话说完,三娘子重重磕头,说道:“我要将他们的罪行告诉所有人,将军,我没有错,我什么都不怕。”

她是真的什么都不怕,死了孙霸,难道她还能带着军功奖励再回乡去?回了她就死在那儿了!三娘子准备等战事结束了,直接应官府征召去开荒,开荒再苦也是在官府监督之下,她带着牛,开几亩地,足够过日子了。

木兰很佩服三娘子的勇气,她这次出征也带了陈大陈二,她们两人在亲兵队列里,不仅没有格格不入,反而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如今她让二人监管斥候,干得很不错,她让陈二带着三娘子去换了一身亲兵服饰,其实就是穿戴在衣裳外面的一套轻甲,然后带着三娘子去观刑了。

征发兵比募兵有一项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地位低如徭役,基本没人会对将领的话产生异议,募兵资格老,见过的将军多,不自觉会有一些比较心理。就例如李广带过的兵总会沾染一些他的特点,杀敌勇猛的同时自由散漫惯了,比较难以管束,一旦遇到一些他们认为的“新嫩将军”,还会联合起来抵制一些严苛的军规。

孙霸几人被捆着推到高台上,这处高台大约是原先匈奴人宰杀牲畜的地方,散落着些兽骨,木兰亲自持剑行刑,行刑前由陈二宣读了罪名,几人不住求饶,屎尿一地,木兰眼睛都不眨一下,挥剑一个个砍了过去。

不多时,尸首被拖了下去,只剩下满地的鲜血,木兰对陈大微微颔首,陈大连忙领命离去了。

距离高台最近的是先锋营,之后才轮到别人,所以有那个眼力能观看到处刑的人都不多,但杀了几个人还是知道的,许多在后面的人都在打听为啥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