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门掩上,顾怿双手抱胸站在门口。
里面,顾长平亲自沏了茶,端到李君羡手边,道:“往北府的讯,送出了没有?”
按事先计划好的,一旦皇帝扣着人不放,李君羡便密信一封到北府副将手上。
让他领一小队兵马去蒙古那边杀一两个鞑子,小范围内引发战事,但大张旗鼓说给北府新任知府张健听。
张健是个文臣,又刚刚上任,怕担责任定会将消息连夜送往京城。
李君羡说:“送出了!”
顾长平一听这话,长舒口气。皇帝接到消息,利弊权衡之下,十有八九是会放十二回去的。
李君羡接过茶,放在书案上,“子怀,那半筐桃子,我赐给了周氏,妇道人家胆子小些,你别与她一般见识。”
顿了顿,他又道:“那个赐婚你要真不愿意,我来想办法!”
“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顾长平沉默须臾,道:“更何况君无戏言,你让天家的颜面往哪儿搁。”
李君羡看着顾长平,“终是我欠你的。”
“你记着就好!”
顾长平垂眸,复又抬起:“温泉庄子上侍卫还在,总这么被围着也不是事儿,换个人只怕早疯了,若你这趟能顺利回封地,想办法把人带走吧!”
李君羡嘴唇翕动,“只怕是难!”
顾长平:“是难在向皇上开口,还是难在向王妃交待?”
“难在她的身份。”
李君羡骤然起身,焦躁的走了几步:“悄无声息的放在那里,皇帝与我心知肚明;一旦捅到明面上来……有些事情就避不开。”
顾长平听他这样说,也不再多劝。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
李娘娘的性子,长相,才华都在昊王妃周氏之上,她落了下乘的,是她的身世。
“茶尽,王爷请回吧。”
李君羡知道顾府不易久呆,一盏茶的时间已经极限,遂起身道:“正好去看看你那三个徒弟对我那两个儿子说了什么?”
两人走出书房,又回到正堂,却见正堂里两个孩子坐得端端正正,正在临帖。
“他们人呢?”顾长平问。
大的那个忙回道:“回先生,师兄他们说还有事,先走了。”
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