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冒充

旧岁除, 新年至,街上残红大片,喜气久久不散。

秦葶一直在小双家里待到正月十五, 十五一过,小双带着她挤完了花灯,秦葶便回到了自己的小宅, 肚子一天天鼓起,行动也越发不灵光。

对于这个小东西的到来,秦葶很是惶恐,虽然在小双家里时,婶婶已经同她讲了许多生孩子时的情境,可她这不说还好, 一说她反而更怕了。

秦葶与何呈奕自打分开后不曾有过交集,实则秦葶不知道的是, 何呈奕时常会在夜里骑马奔来, 只静站于院墙之外,什么都不做,只默然隔墙而望。

秦葶所居房间离院墙仅有一展臂的距离,中间过道被她种下花种。

运气好的时候, 何呈奕还能听见秦葶与府里照顾她的老妇说话。

而今天下大定, 上夜之后,何呈奕便忍不住频繁策马而来, 仍像之前每一次一样站在院墙之外。

天公不作美, 下起蒙蒙细雨,可是他却舍不得走, 便来到围墙上的窄檐下避雨。

窄檐盖不住他全身, 何呈奕背脊贴在墙上, 仰头而望夜空,任凭雨帘打在他的身上。

天气日渐暖和起来,听到外面的雨声,秦葶推开窗,闻到一股雨气泥香,秦葶就倚在窗前细听春雨,嘴里还吃着细点。

恰被照顾她的刘婶子看到,只听刘婶在屋里大声喊着:“姑奶奶你怎么还吃甜食啊!”

说罢便快步走到跟前,一把将她手底下的小碟子抢夺过来,护在身前。

秦葶笑笑将口中的咽下,“我饿了......”

“锅里炖着鸡汤呢,我这就给你盛鸡汤去,这点心太甜了,你少吃些甜食,省得到时候生孩子受罪。”

说话间刘婶子便将碟子拿出门去,秦葶在身后央求着再给她吃一块。

窗子开着,仅隔着一面墙,何呈奕听得清楚。

不禁靠在墙上勾起笑意。

他听得出,相比在宫里,现在的确过得更快乐一些。

许久不曾听过她的声音,今日当真运气不错。

此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之感占了他的内心,何呈奕甚至想着,若是一直能如此,他若是能这样一直守着他,也算一辈子。

听着轻浅的雨声,何呈奕的心也一点一点跟着平静下来。

同时他也很害ᴶˢᴳᴮᴮ怕,害怕秦葶就这么将他给忘了。

近乎在墙角贴靠了一夜,直到天快亮时何呈奕才奔回宫去赶着上朝。

次日醒来天清日晏,下过雨的天气似水洗过一般。

经过一夜的洗涮,似有浅绿色自墙角处悄然钻出,一片早春之景。

小双今日无事,早早的就过来寻秦葶,入门时秦葶才收拾完,见了她便是一笑,“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出门呢。”

小双上下打量她,“你出门做什么?”

秦葶抿嘴一笑,“我想上街买些漂亮的花布,做几件小衣裳。”虽然自己针线并不好,但秦葶还是想提前亲手备下,若当是平常,她几乎是不碰针线的。

“你也不嫌累,走吧,我和你一起去。”小双嘴上抱怨着,可却还是拉起秦葶的手,半分闪失也不得让她有。

两个人才自角门出去,小双便一拍大腿,忽而记起,“呀,不光你,我也得买些东西,你等着,我回去取个竹篮。”

她将秦葶安顿在靠墙一角,转身便回了门中。

秦葶现在身子重,出门时便格外小心,尽量往人少之处贴靠,目光避着脚下泥土,以防让鞋子染泥,昨夜雨湿泥泞未干,也将墙檐下的脚印印得格外醒目。

从脚印方向看出,昨晚或是有人在这里脚尖儿朝外贴墙所立,许是躲雨?

她满目疑惑望着那条细窄的檐角,心下迷惑。

实则她也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发现奇怪的脚印,只是雨雪之后分外清晰罢了。

此时小双风风火火的奔出来,举着篮子在秦葶面前晃晃说道:“走吧!”

秦葶这才将目上光自那脚印上移过来,小双没有察觉她的异样,嘴里喋喋不休。

......

冷长清与小双一样,正为他们的婚事忙的不亦乐乎,突然一道召令命冷长清入宫。

如今的冷长清似一下子年轻了十岁有余,旁人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他亦是老男人娶亲第一次。

何呈奕见他如此喜庆,倒一时不忍心扫他的兴,可他是何呈奕最为信任的重臣,除他之外,何呈奕想不到第二个可以派往蜀州之人。

入华宵殿,二人说了几句旁的,何呈奕这才点题,同他讲道:“冷卿,朕今日诏你来,不为旁事,蜀州之事虽已经彻底平息,可蜀州特殊,再三斟酌,朕还是决定先将你派往蜀州,替朕坐镇,待彻底平定,你再归京。”

这便是说他与小双的婚事又只能暂时搁置。

本以为冷长清会有所犹豫,哪知他二话不说,一口便应下来。

这般强人所难的事,终让何呈奕松了一口气。

冷长清舍不得小双,小双自是也舍不得他,心里正打鼓,盘算着如何说服小双同他一起,却又念及秦葶,思量再三,瞧看着何呈奕的脸色,虽知这个时候不该提他的伤心事,却也还是开口道:“陛下,您真的打算就让秦葶这么一直在外面?一个女人家,往后又要独自带着个孩子,恐怕不易。”

这何呈奕比谁都清楚,他又如何舍得秦葶在外。

可他又有什么法子?

“朕自有安排,往后她的日子,只有轻松,没有不易。”这便是何呈奕能给她最好的东西了。

三月时,原本应是冷长清和小双成亲之际,也只能齐齐远走他乡。

没了小双的陪伴,秦葶也只能静居宅中,日日等着小东西的到来。

随着肚子一天天鼓起,她越发觉着身子笨重,整日懒懒的不爱动。

夏日近时,院子里的葡萄花架上吊了绿珠子。

算着小双差不多应该已经到了蜀州,也应该安顿下来,她便开始提笔给小双写了第一封信。

......

双雁自山边飞过,落日的余晖将云霞织染成妃色。

华宵殿的宫人往香鼎中添了两勺清桂香,而后缓缓退出,正与才入殿的齐林走了个相迎。

宫人给齐林让出路来,他才大步而前,双手将一封书信呈上,轻言道:“陛下。”

此刻的何呈奕紧拧着眉,一门心思皆在面前折子上,对齐林视而不见,只道:“说。”

“方才如意坊的人去了冷府,交上来这个,”齐林一顿,“说是秦葶写的。”

提到如意坊,何呈奕的心口便一阵发紧,目光扫落在齐林此刻双手捧上的书信之上,他神情一凛,“这是秦葶写的?”

“是,”齐林应下,“这是秦葶写给小双的,本是要发往蜀州,可冷大人先前交待过府里的人,有凡事都要先知会冷府一声。”

这是冷长清和小双商量好的安排,生怕秦葶独自在京里出了什么事,何呈奕毕竟在宫中或不能第一时间赶来,可冷府便方便许多。

方才听闻书信是秦葶所写,何呈奕那一刹间内心狂喜,天真的以为是写给他的,得知后况,虽心有黯然,却也十分躁动。

这毕竟是出自秦葶之手。

他伸手一把取过,而后招手示意齐林退下。

信上封蜡完整,字迹干净,照比先前初见秦葶写字已经好了太多。

不过是一封书信,他知秦葶与小双那个东西交好,写信也属正常。

按情按理,他都不应将这信扣下,然,到底是何呈奕并非常人,他自认为天下之中没什么东西是他碰不得的,更何况还是秦葶的信。

他本就不得意小双,从前总是觉得小双会把秦葶给带坏了,如今亦是。

左思右想,他终是给自己寻了许多借口把这封信给拆开。

信纸仍是她素来喜欢的黄花压纸,字迹清整:小双亲启。

此去一别两月有余,心下难安,不知你是否平安到蜀。于冷府老管家要了蜀州地址,忍不住修书一封,再过不久便将临盆,心中惶恐,食不下咽。

望你一切安好。

吾在京中一切如旧,勿念。

秦葶。

短短数语,却让何呈奕反复观摩。

指尖儿覆在秦葶的名字上,而今这两个字,竟可写的这般清秀,想是苦练许久。

明明那不过是写给旁人的一封信,却使得他心满意足,如获至宝。

可她信中提及惶恐,这便让他才浮上唇角的笑意一下子便消了大半,心头不是滋味。

踌躇再三,他将手边折子暂推一旁,取了纸笔来,才要下笔,便想到冷长清曾对她说过,小双那个东西识字不多,写的字似狗扒一般,三五年也没个长劲。

笔峰抬起又落下,最终执笔之手从右换到左,极其缓慢又做作的假冒小双之名给秦葶写回信。

“秦葶,见字如面。”

“吾亦平安抵达蜀州,一切安好,蜀地湿热,不比京城。吾无一日不记挂于你,临盆在即,念你平安,万事小心,切莫动气,劳心费神。若有难事,遣人去冷府知语即可。”

“吾甚想你,小双。”

寥寥数语何呈奕废了十几页纸张,最终挑出一张还算满意的,既不显得浮夸,语气又要尽量像小双,字还得丑到极致,相信可以瞒过秦葶。

从纸到名,无一处不是假的,但“吾甚想你”却是他本心。

京城离蜀地遥远,收到一封回信几乎要等上半个月,秦葶第一封信发写出去,不过隔了七八日的工夫便收到了回信。

速度之快让秦葶咂舌。

收到回信将其打开,只打眼一瞧便让秦葶皱了眉。

信上的字丑的离谱,别说是字,就似鬼画符。

小双字写的是难看了些,但也不至于此,再瞧信中语调,总觉着哪里奇怪。

这根本不像出自小双之手。

将信纸反复看了个透,秦葶叫来刘婶,“刘婶,这信是从蜀州寄来的?”

刘婶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是啊,就是从蜀州寄来的。”

刘婶为人踏实,她自是信得过的,且她与小双通信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也不会有人从中做手脚,既听她这般说,也便没深究下去。

可这信也太诡异了些,怎么瞧都不像是小双写的。

为解疑惑,秦葶又提起笔来再写了一封。

“小双,收到你的信吾心甚慰,得知你平安心下欢喜,前日收整衣物,惊觉你挚爱妃色珠花落于我家,我已将其收好,待你回京物归原主。”

“秦葶。”

落款装封,再次以白蜡封好信口,交与刘婶让她送出。

这封信不过一个时辰的工夫便又到了何呈奕的手里。

齐林呈上书信时,何呈奕正在华宵殿的书房中面见大臣。

不同上次,这回何呈奕再拆信时心里便没了那些弯绕,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

细细品看上头内容,见信中似一切如常,他心便稍稍放下。

见了她的信,就好像是见了她的人,何呈奕便觉着心尖儿上的花儿都跟着次第开放,兀自坐在金椅上勾唇笑起来。

惹得殿上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