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四

库克爵士挠了挠瘙痒的假发,两片指甲一捏,捏死了一只虱子。

“小姐!”他翘着兰花指,掐着嗓子,白色的面粉从他脸上簌簌地往下落:“工作?太好了!”

他转了一圈,热切地走上来:“我们这正缺一位美丽的东方的演员!小姐,您知道,观众们追求原汁原味。我们叫黑发的南方演员去演绎一个东方贵妇,她深邃的眉眼总是遭遇一片嘘声。如果是您……我倒是不担忧演技问题。”他上下打量她,“美貌与高贵是通用的货币。”

“先生。”林黛玉淡淡地笼起朦胧忧郁的眉,不动声色地退后一步:“我是来投稿的。”

这是她经过一个月的思考,最终得出的解决目前生计的办法。

卢士特的民众里识字者的数量比中原要多——依赖于神教在各个教区开办的读写学校。但是会送子女进读写学校的,至少也是有一定家业,足以提供子女一段时间不参与劳动的匠人、小商人家庭。

而有阅读小说诗歌习惯的,大多是贵族、商人、有钱的市民等有产者。

她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钻研卢士特的文学——至少这几个月,她必须拿到一笔钱,去供应自己的生活开销。

小说耗时长,受众在阿巴特较少,回报在短时间内,相对较低。

诗歌更不必说。据她的了解,卢士特的诗人大多是穷困潦倒的,只一心等待着某位贵族或者有钱人成为他诗歌的欣赏者而获得资助——这与给皇帝写青词,给土豪劣绅做笔杆子的诗词弄臣何异?

更不消说,诗歌与小说这些消遣,本就是权贵子弟参与的多。

而唯独戏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以对话为主;受众最广——不识字者也懂得听戏;来钱最快——剧本次日便可开演,而小说却尚需付梓出版。

因其广受欢迎,连小孩子都攒着钱要在假日去看戏。因其受众,这也是最暴利的行当之一了。

库克爵士的声音高了八个度:“投稿?”

看门的门子只说来了一位女士,拿着一封朗热夫人的介绍信,来寻找工作。

这年头从事文学——尤其是愿意顶着教会的指责,出来抛头露面写剧本的女才子,实在不多。

库克爵士不摆矫揉做作的姿势了,他一屁股坐回了椅子上,拿着她递过来的剧本,半眯着眼睛,翻了几页。

“噢。才子、小家美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您在来投稿之前,有没有打听过我们这流行什么戏?”

库克爵士坐起来,摇摇手指:“您来我们这看过戏吗?”

“看过几出。”她看出了库克脸上的不以为然,便蹙着眉,答道?。

“那么,我就直说了。这个剧本不适合我们这。”

“一出卑贱的喜剧。没有理性战胜感情。没有英明的君主,克制的贵族、伟大而悲情的英雄。”剧院的编剧、演员、兼职剧院老板——杜·邦德·库克爵士,摇摇头:“我们这里,没有绅士会喜欢看这样一出戏。”

她按照中原市井之中受众最广的情节所编篡的剧本,第三次遭遇了与小说一样的待遇。

也罢。

林黛玉略有失望,正要离开,库克爵士叫住她:“小姐,我手下还有一家剧院,你可以去试试运气。”

从剧院的后门出去,穿过污水横流的小巷,乞丐、流浪儿卧倒□□的角落,到了一处矮小低窄的楼房。

里面进进出出的都是些穿长裤、包头巾的平民百姓。

驼背的门子说:“这是老爷手下另辖管的一所市民剧院。”

他让林黛玉在门口等一会,他进去喊这所市民剧院的负责人。

从门处飘出一股汗臭、烟味、混着潮湿腐败的气息,里面挤挤囔囔,还有不少男子光着膀子,一阵阵震天的轰然叫好声里夹杂着妇女的调笑声。

这样的环境……林黛玉站在门口,压抑住内心的情绪,静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