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离座跃起, 乃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作。人在江湖, 谁不曾一怒拔刀、拔剑、拔枪、拔棍, 抑或什么都不拔,猛虎下山般从椅子上跃出, 蛟龙出海般扑向敌人?
但一件事正常与否,还得看做事之人。唐宝牛暴起伤人,可以从容一刀砍翻。换了苏夜, 连只蚂蚁都没伤害, 已令人心惊肉跳, 直觉王小石要大难临头。
前一秒她端端正正坐着,笑吟吟和人说话, 静的像座观音菩萨, 雅的像位官宦千金。后一秒她已跃入席间, 直逼王小石, 右袖飘扬飞舞,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狂风。一静一动, 交替之际浑然天成, 顺理成章, 找不出半点突兀或不对劲的地方。
可是, 她以惊人的高速移动, 速度超乎想象,本就是一种违反自然的做法。众人的大脑与眼睛背道而驰,一方面想接受她的天人之姿, 一方面又知道这并不正常,最终相互矛盾,如同看到了视觉错觉图,感觉十分怪异。
以鲁雪夫为例,他武功着实有限,目力亦受限制,甚至未能看到残影。他只眨了一下眼睛,便发现视野里出现了两个苏夜,一个在座上,一个在场中。
这个幻觉亦只持续一瞬,却导致他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忘了自己也是江湖人物。最可怕的是,无论哪个苏夜,均气定神闲,面带微笑,比身为旁观者的他更平静。
她已发出常人毕生难及的一招,却浑如无事,显然并不以这点损耗为意。如果只是看不清、摸不透,那倒罢了。像她这样,身影清楚分明,却骤然一分为二,简直不符合逻辑,有股奇异到可怖的神秘感觉。
鲁雪夫脊背发凉时,王小石的手早已按在剑上。千钧一发间,他成功拔出了他的剑。
这柄剑名叫挽留,全称为“挽留奇剑”。江湖流传的四把著名刀剑,“血河红袖,不应挽留”中的挽留,指的正是这把剑。它剑身似无特别之处,剑柄却弯如新月。弯弯的剑柄,其实是一柄弯弯的、小巧的刀。他用相思刀法,也用销魂剑法。相思与销魂,均从挽留而来。
他曾亲口形容挽留剑,说它“挽留天涯挽留人,挽留岁月挽留你”。可惜这两句顺口溜看久了,容易让人不认识挽字。更何况,天涯也好,岁月也罢,均是又美丽又空洞的词。若主人不能赋予实际意义,那这和“挽留垃圾挽留鼠”之类的胡言乱语,压根毫无区别。
幸好,它的主人是王小石。不管遇到什么险境,他都不会辜负它,让它空负虚名。某些人不喜欢他,想看他被一刀砍成两块小小石,注定要失望了。
剑光亮起,宛如流星划破天际,无所畏惧地逆风而上,落进漫天袖影。这一剑的风采,竟无法用言语形容,直绽出三分惊艳,三分潇洒,三分惆怅,一分不可一世。人是平凡的人,剑招却像从仙人那里学来的仙术,优美奇绝,即使面对五湖龙王的杀招,一样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