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士谋死后,侯亮生就成了他的新一任首席谋士。
假如说, 屠奉三和振荆会是他的左臂, 那么侯亮生就是他的右臂。与匡士谋相比, 侯亮生更讨人喜欢。匡士谋长着个老鼠般的尖脑袋,目光时常诡异地闪烁, 最喜欢算计别人。侯亮生却是荆州本土出身,背景清白,文质彬彬, 具有风流儒雅的文士气质。
桓玄一夜没睡, 叫人把他找来, 当然不是商量玉佩的问题,而是谈论江海流和屠奉三。
桓冲死后, 他疑心生暗鬼, 忌惮这两位亲近桓冲的江湖领袖, 有意无意疏远他们, 并考虑拉拢聂天还的两湖帮。一拉之下,他赫然得知, 江海流的忠诚其实也值得商榷。
聂天还深谋远虑, 早在多年以前, 便四处安插卧底暗桩, 收集各大帮会的情报消息。此时, 他向桓玄稍微透露几句,便成功影响了桓玄的考量。
淝水之战结束,南晋朝廷大获全胜。氐秦天王苻坚兵败如山倒, 匆忙逃回北方,连带氐帮也灰溜溜地撤出边荒集,而其他帮派扬眉吐气,卷土重来。
边荒集中的汉人势力,“汉帮”,正是以大江帮和江海流为后台。江海流目睹时局变幻,一时心动不已,遂想通过汉帮首领祝天云,在边荒集拓展势力,一举压制另外的三大帮,让边荒集被大江帮完全控制。
这番行动,他竟然从未请示过桓玄,竟然是由聂天还告诉桓玄的,可见他狼子野心,居心叵测,简直活的不耐烦了。
桓玄暗自恼怒,觉得大江帮果真不堪信任。正好,聂天还也想染指边荒集,打破大江帮对两湖帮的封锁,有意博取桓玄的垂青。他们两个一拍即合,已经眉来眼去了好几天,只差条件尚未谈拢而已。
屠奉三的情况,又与江海流不同。他和桓玄一起长大,受过桓冲的大恩,一直对桓家忠心耿耿,从来绝无二心。他残酷的手段,神鬼莫测的刺杀本领,均是针对敌人,绝不会反噬恩人或朋友。然而,正因桓冲对他有恩,桓玄才容不下他。
说实话,屠奉三什么都没做错,更是尽力支持桓玄,让他无后顾之忧,顺利接任大司马的位子。但桓玄见到他时,每次都情不自禁,幻想他察觉桓冲之死另有隐情,一怒拔剑的情景。
屠奉三做梦都想不到,桓玄潜意识里,根本不想看见他,只想把他远远打发走,以免他接触刺史府的下人,询问桓冲死时的详细情况。
最重要的是,江、屠两人与两湖帮为敌多年,早就把聂天还视为死敌,有着解不开的怨仇。他想利用聂天还的力量,就要把消息死死瞒住,不能让他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