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徐月英一路奔波劳累, 眼看着沿途经过的地方越来越荒芜,心就特别凉。

两个孩子还在身边,她还得安抚他们的情绪。毕竟想到他们要在老家待一段时间, 还是很心疼的。

到了老家云东省省城火车站之后, 她就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招待所,然后带着他们在省城下馆子,去百货商店买东西。好好的玩了一天。

又给他们准备了一大堆的东西,都要拿不了了。

徐月英就有些后悔,早知道有这么一遭,她之前就该和这边的军区领导联系联系,也不至于找不到帮衬的人了。

要是关系好,没准还能安排车送她们回去。

就像林常胜回来, 这边都有人帮忙安排专车的。

徐月英只是军属,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于是三人休息好了之后只能艰难的搬着东西去车站, 和许多人挤在公共汽车上面。

那呛鼻的味道, 拥挤的空间, 都让母子三人无法忍受。

等好不容易到了县城, 他们已经有点儿撑不住了。到了县城,徐月英想着, 如果和林小环没有闹翻,就能让她家里来接人了。以前觉得不怎么重要的人,这会儿要用上的时候, 发现还是很有用的。

娘儿三人在车站又等到了下午,终于等到有车去公社了,还是拖拉机, 幸好回公社的人不多,要不然他们这大包小包的都放不下。也没得选了, 只能上。

三人穿着讲究,加上大包小包一大堆,上了车,格外引人注意。

售票员倒是很热情,问他们是不是军属回来探亲的。

因为娘儿三人都是穿的军装。这年头可是很稀奇的。只有军属才有这个条件,而且在部队肯定还是干部。

徐月英就说丈夫的老家在这边,带孩子回来看看。

她一嘴的京腔,一下子就让人知道她是从大城市来的。

“这会儿不上学吗?”售票员好奇问。

“孩子爷奶想他们,就请了假。”徐月英道。

售货员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你们是谁家的啊,没准我认识呢。咱公社现在都很照顾军属。好多军属家庭,我都认得。”

徐月英就说是小八角林家的,她三弟还在公社当邮递员呢。

她原本是想着说婆家在当地还算不错的。

结果听到她这话,售票员一愣,然后看她几眼。顿时没吭声了。

徐月英很明显的感觉到了她的态度的变化,从热情客气,到疏远,甚至还带着一点鄙视的感觉。

顿时心里不舒坦了。

“同志,你认识我婆家老三?”徐月英问道。

她就想知道是不是因为老三得罪人了。

这售票员就意味深长的笑,“我们是挺熟的。经常大伙儿一块儿聊天。”

关键是车上突然有人问,“林长喜家,是不是说他城里二嫂贪了老人和孩子的生活费?自己一年花千把块?”

车上有些没听过这些传闻的,听到这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这会儿,徐月英整个人面色充血,背后发冷。

她没想到,老林家人竟然把这些事儿往外传,还传得这么远。

想到刚刚那个人对她的表情的变化,她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巴掌一样的。

而且有了这一遭,她找的借口自然也站不住脚了。人家心里肯定都知道。

徐月英只觉得自己像是个跳梁小丑一样的,被人在看笑话。

这老林家的人,怎么这么不讲究呢,家里的事儿就往外到处传?

徐月英还真是误会老林家人了。

老林家人也很要面子的。要是当初孙银花和林水根没被迫背黑锅,被人认为贪了林安安的大笔生活费,他们觉得憋屈,也不会真的往外把这家丑说了。

毕竟城里儿子媳妇不孝顺,说出去也不好听啊。

可这不是要为自己名声着想吗?这就只能说了。

然后因为老林家的那位林首长在当地挺出名的。关于他们家的消息,自然也传得特别快。

威风八面,公社荣光的林首长,竟然被媳妇糊弄了。他媳妇十几年来贪了给老家的生活费,苛待公婆和前面的孩子。还自己大手大脚花钱。一花就是千把块。

甚至一度被传徐月英一年花几千块钱。

老家也没啥新鲜事儿,谁家家长里短,有这消息劲爆。打架砸个锅碗瓢盆的,哪里有这几千块钱和首长的八卦更让人震惊?

再加上公社里面各个生产队之间互相结亲,这可不就满公社传开了?

等到了公社的时候,车上的人也基本上都知道了。

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他们。

然后说这三人还真是和别人有些不一样,不说这穿着打扮,只说这脸色身板儿就不是一般人家养的出来的。

两孩子都长得穿衣显肉,脸圆嘟嘟的。当妈的虽然不胖,但是脸色红润有光,那一看就是有营养啊。

再看那大包小包的,这得多少钱啊。

难怪那么能花钱呢。这些东西,一大家子人用都够用了。

也没帮他们拿东西下车,三人就一点点的自己搬下来,然后顶着别人异样的眼光,准备往小八角生产队去。

几年没回来了,都有点儿记不清楚方向了。找人问路,人家倒是也给指了一下路。三人这才拎着东西往小八角生产队去。

这会儿,徐月英心里已经开始紧张起来了。

她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回老家,会觉得紧张。

仅有的那两次回来,也是前呼后拥,被人捧着,夸赞着。哪里像这样落魄?

她心里不好受,两个小的就更别说了。

刚在车上就感觉很不舒坦,这会儿又累,还要走这么远的路。简直没法忍受。

林文静道,“妈,车呢,为啥我们不能坐车回去?”

“你爸又没回来,咱哪里找车?”徐月英道,“所以你们以后要出息啊,出息了,才能坐专车。 ”

这也是徐月英最后的指望了,要是两个孩子以后出息了,她也不用这么怕林常胜了。

三人东西多,又走得慢,太阳落山了,才走进生产队。

老远就有人看到他们了。

毕竟穿军装,在这一片粗衣麻布当中,那是非常显眼的。

小八角的人早就听说了,林老二的那对龙凤胎宝贝疙瘩,在首都干了坏事儿,要来乡下接受劳动教育。这几天就要回来。

这会儿一看,哪怕认不出人了,可是看衣服就知道是谁了。好些人立马往老林家跑去了,“林老哥,你们家首都的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回来啦!”

这一下,下工的人也被吸引过来了。大家也不急着回家,都围着过来看热闹。

于是娘儿三人,就在这“万众瞩目”中,走进了大队。

这些人的眼光,让娘儿三都觉得难受。特别是两个孩子,发现这些人的眼中没有他们想象的艳羡,没有崇拜。只有打量,还有一种看笑话的感觉。

林有礼有些恼羞成怒,“妈,你为什么要贪生活费啊,搞得我们现在这么丢脸。”

林文静也跟着抱怨,“就是,真是丢人,我们还要在这里呆那么久。”

听到两个孩子的抱怨,原本就觉得如芒在背的徐月英,顿时头脑发胀。心里酸涩至极。

她做这么多,难道不也是为了家里?不也是为了他们两个?

不想他们像童磊那样,被老家的亲戚侵占东西。别人都能说她,可自己的孩子怎么也这样说呢?

徐月英鼻子发酸,心里发苦。

老林家没有一个人出来迎接他们的,都在院子里等着,就这么看他们走进院子。

外面还有看热闹的人。

娘儿几个把东西拎进了院子里,看到家里人那冷漠的眼光,心里更是发凉了。

要是以前,徐月英才不管老林家人的态度呢,反正也碍不着她。可现在不成啊,她的两个孩子还要在他们手底下讨生活呢。自然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主动打招呼,“爸妈,大哥大嫂,三弟妹,我们回来了。”

孙银花一下子就炸开了花,“回来?你还有脸回来,这些年用老娘的钱吃饱喝足了,还有脸回来?”

徐月英解释,“妈,这其中有些误会,安安那孩子说的话也不是全能信的。”

孙银花可不受她忽悠了,“她是折腾人,可她给我钱。你呢,这些年给了个屁!”

越说越气,孙银花破口大骂,“你妈在我儿子家里吃香的喝辣的,住小洋楼。你徐家的亲戚上门当贵客招待,还吃大火腿呢,老娘味儿都没闻过!”

她唾了一口,“你就完全是个黑心肝的!”

徐月英听着,就知道林安安那个人没少把家里事儿和老家说。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林安安就一直算计她。

她心里怨得很。“妈,你也不能听她一个人的……”

吴秀红冷笑,“不听她的,难道听你在这里放屁哭穷?”

孙银花道,“没错,还和我说首都钱不够花,生活负担重,一年花那么多钱,能够花吗?败家玩意儿,败家玩意儿!”

孙银花骂着骂着,就开始心疼钱了。然后更看这个儿媳妇不舒服了。

林水根骂得就直接了,冷冷的看着徐月英,“你们老徐家真是没教养。”

徐月英听着憋屈得厉害。

林文静直接受不了委屈,哭了起来。

而且还很害怕。这和想的不一样,完全不一样啊。

他们原本准备着在老家过一阵子的少爷千金一般的日子,这会儿看着家里人嫌弃的态度,哪里还不知道以后日子不好过?

“妈,我要回去,我要回首都去。”

林文静抱着徐月英哭。

“滚滚滚,正好老娘教不了你们,滚了最好。”孙银花嫌弃道。她又不缺孙子孙女。这两个这么会花钱的败家子,还敢给家里人下药,她还真没啥感情。

完全不会当宝贝一样的疼爱。

林有礼闻言,立马拉着徐月英,“妈,咱走吧,回去和爸说是他们不欢迎咱们,不是咱们不愿意待。”

他想得很简单,既然老家的人不接受,那是不是就不用在这里了?

林水根顿时站起来,“还在你们爸面前挑拨呢,你们这样的孩子,谁教得了啊。”

徐月英倒是想立马转身带着孩子离开这里,然后永远也不再踏足这里,这样就不用受气了。

可她知道不行,首都还有林常胜和林安安盯着。

那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她们好过的。

不在老家待着,直接回了首都,日子会更艰难。

徐月英只能忍着气,继续好声和家里人道,“爸妈,这次孩子回来肯定要麻烦你们了。我这边也带了一些生活费回来,还有给你们的辛苦费……”

听到这话,老林家人心思果然活络了。

孙银花道,“算你还有点良心,知道我带孩子辛苦。过去咋就不知道呢?”

徐月英被讽刺了一下,也只能装没听到的。

既然要给钱,老林家人暂时也不为难他们了。

让他们自己把东西搬进去,先住林常胜那屋,之前安安住过的,现在里面空着呢。

过了一会儿,林长喜也从外面回来了,他也早听售票员说了他二嫂带着侄儿侄女回来的事儿。

回到家里,他就当没看到那三人一样的,一点眼神都没给,算是给出了自己的态度来了。

晚上吃饭,林家人也没特意招待。娘儿几个跟着老林家人一起喝着噎嗓子的玉米粗粮粥,难以下咽。最后两孩子都不吃了。他们带了吃的过来了。晚上可以吃那些东西。

徐月英则勉强吃完,然后在吃完饭之后,就把生活费给了老家的人。

她也大方,一口气给了一百。毕竟认为住的时间不长,这绰绰有余了。

但是孙银花可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孙银花了,可知道这两个小的多能花钱的。立马说不够。

至少一人一百,而且这还是一个月的。

“他们在城里那么能花钱,难道在农村能少花?你这又是舍不得?”

徐月英只好咬牙,又拿了一百出来了。

以前她觉得很好解决的老林家人,一旦失去了那层对她的敬畏,变得不讲理了。就很难缠。

然后她又和林家老两口道歉认错。说自己过去考虑不周。已经被林常胜狠狠教训过了,知道错了。以后肯定孝顺爸妈。又说林常胜给了两老一千多块钱的补贴,不知道林安安有没有给他们。

听到这数字,老林家人色变。

安安是说有补偿,但是是每个月多给一些生活费,以及过年过节的给他们寄钱和东西。倒是没说这个数字。

难道安安贪了这笔钱?

老林家人心里不免嘀咕起来了。

朱小兰倒是比较清醒,钱在安安手里,和二嫂没关系了。她这么说,不就是想挑拨吗?和安安的事儿,那是后面再谈的。现在对二嫂,可不能太客气,“原来二嫂贪了爸妈这么多钱呢?幸好安安要回来了,要不然咱还不知道的。”

孙银花对着徐月英又是一顿瞪眼。

恨不得上手打两下。

但是到底还是顾忌对方城里人的身份,就没像对待自己身边这两个媳妇这样了。

晚上睡觉,三人挤在一块儿,都睡不着。

床太硬了,而且房间里一股泥土潮湿的味道。

总觉得有虫子在爬。好像还能听到老鼠的声音?

反正就是怎么样都难受。

两个孩子又想回去,徐月英自然只能劝,安抚。然后给他们又拿了几百块钱。让他们想吃好东西的时候,就去公社供销社买,还能坐车去县城。倒是也不担心两人跑丢了,没有介绍信,他们两个也没法坐车去远地方。

第二天一早,徐月英又从行李包里面拿出一些东西来,送给家里的人。

她知道关系破裂了,这会儿还是要努力修补。让他们对孩子好点儿。

全家人收到礼物,自然是欢欣喜悦。

看到家里人被东西收买得高兴的样子,两个小的顿时也放松不少。觉得他们还是那些没见识的人。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当成宝。

徐月英也放心了,又和老家的人保证,以后肯定会好好孝顺爸妈,帮衬家里人。然后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孙银花道,“放心吧,在自家,还能吃亏?”

然后徐月英就不放心的走了。

她还要赶回去上班,而且也担心待的时间长了,孩子又闹着要回去,她到时候坚持不住。

而且在这里多待一天,于她而言也确实很煎熬。总觉得附近的人都在打量她,观察她。

徐月英离开之后,孙银花就让两个小的去做事了,他们户口不在家里,自然赚不到工分。但是老林家人下地也是被分了任务的,多个人来帮衬,也能干得快一点。

林文静主要是干家务,把家务干完了,再去下地干活。

被这么安排,两孩子顿时不干了。

孙银花道,“不干?不干就没饭吃!”

林有礼道,“不吃就不吃分,反正我们不稀罕,咱有钱自己买!”

两人手里捏着钱,可有底气了。

孙银花闻言,立马道,“安安像你们这大的时候,生活费都是我管着的,你们还是娃儿,手里咋能放钱呢,拿出来!”

姐弟两人自然不愿意,还嚷嚷着,“我妈不是给你们钱了吗?”

“那是照顾你们的钱,你们的生活费得交出来。你们爸说了,都按着安安在家里的日子来安排。她手里从来不放钱。”

见两人不乐意,孙银花一挥手,儿子媳妇孙子就把人逮着了。媳妇搜孙女的,儿子搜孙子的。身上的钱就找出来了。

两个孩子顿时气得哭了。

更让他们气的还在后面,孙银花不止拿了他们的钱,还把他们带回来的行李包都给没收了。

因为林安安自己来是没啥私人财产的。

原本林安安以前是睡在二老那屋里的角落小床的,但是老爷子老太太也不敢让两个投毒的家伙睡自己屋里。

家里人也不敢和他们睡一个屋,谁知道他们半夜能干啥呢?

反正听着在首都干的事儿都挺吓人的。不像是孩子能干出来的事儿。

最后林长福提出来,还是让他们睡林常胜那屋,但是床搬出来,给他们弄两个小板床在里面睡觉。

就林安安以前睡的那种木板搭成的小床。也算是勉强合适了。

两人倒是也想着反抗,但是力气不够,加上人生地不熟的,缺少几分胆量,还真不敢像在家里那样闹得厉害。

于是只能委委屈屈的跟着家里人去干活。

等两人一走,孙老太就开始检查那些行李包。

一是看看有啥好东西,二是看看有没有藏着什么药品。

就怕两个娃儿给家里人也投一次毒。

她心里都想好了,家里吃的喝的,都不让两人沾手。让家里人都看紧点。

没发现啥药品,但是看到很多好东西。吃的穿的用的都有,顿时开心不已。又觉得很不平衡。

过得这么好,也没说惦记我!

然后又惦记起来了之前徐月英说的那个一千多块钱的事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得找安安问清楚。比起每个月给一点,她当然希望一口气全都捏在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