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样说,但君后真正和皇上说这件事时已是两日后了,这两日,皇上都宿在皇贵君那儿。
皇上来了,君后像是皇上前两天根本没去皇贵君那儿一样,端庄亲昵地和皇上一起用膳。
“前儿个我去向太后他老人家请安,太后惦记着想个文惠指一个妻主,镇边王不是回京了吗,她的嫡女年少有为,陛下你看这桩姻缘圆不圆满?”
文启帝嗯了一声,半晌才想起文惠是谁,原来是吏部尚书杜乾的儿子文惠郡主,当年文启帝夺嫡,为了捆绑杜乾,太后出面将梅贵君的儿子敏佳卿主嫁给了杜乾,敏佳卿主作为联姻牺牲品,算是为文启帝得登大统做了贡献。
后来敏佳卿主过得不好,文启帝多多少少有点愧疚。
“说起来这个孩子还要叫我一声姑姑,镇边王世女是个好女儿,配他刚刚好,朕回去就叫人拟赐婚圣旨。”
文启帝现在很忌惮镇边王,否则也不会将人召回京城,如果将和皇家有血缘的郡主赐婚给镇边王的女儿许庭,许家成了皇室姻亲,文启帝也能放心一些。
在天子眼里,任何事首先考虑的都是皇权统治大局,不管太后最开始的心意如何,杜嗣音到底还是步了他爹亲的后尘,成为政治联姻的棋子。
第二次早朝,镇边王官职在百官密切关注中终于确定了,皇帝命镇边王掌驻京城十二卫,又封镇边王世女许庭为西城巡御司指挥使。
京城十二卫拱卫京都,为抵御外敌攻入京城的最后一道关口;巡御司负责京城治安,指挥使带兵,守卫天子脚下安稳。
如此看来,天子还是很信任镇边王。
圣旨一下,百官各种心思活泛起来,面上却不动声色,朝堂的波云诡谲都藏在波平浪静之下。
许庭利落地半跪谢恩,她知道这是皇帝给许家的定心丸,表示皇帝并没有猜忌许家,仍然敢赋予重用。
对此,许庭在与她母亲许勋书房密谈时就已经料到,并不感到意外。但是许庭完全没有想到,她刚刚谢恩还没有站起来,皇帝便又宣布了一道旨意。
“听闻吏部尚书嫡子文惠郡主尚待字闺中是吗?”
吏部尚书杜乾立马站出来,道:“回禀陛下,臣之子文惠的确尚未婚配。”
文启帝:“既然如此,朕看镇边王世女年少英才,仪表堂堂,恰逢娶亲佳龄,文惠郡主又是朕的外甥,便做主给他们指婚如何?”
杜乾立即说:“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