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竟然是如此!
陆重年将八份校报简单分了一下类,按照排版方式的不同,总共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中心环绕式”排版,也就是四则新闻分别分布在报纸页面的四个角落,中间安放第五则新闻。
一种是“直角梯形式”排版,左排下来三则新闻,右排下来两则新闻,但因为左右排第一则新闻与第二则新闻都水平对齐,只有左排第三则新闻落在最下面,于是这五则新闻连线起来,就变成了一个直角梯形。
另一种是“等腰梯形式”,这种排版依旧是左排下来三则新闻,右排下来两则新闻。
与“直角梯形式”不同的是,这种版面的右边两则新闻位置刚好与左边三则的新闻相错开,于是连线起来,就成为了一个等腰梯形。
八期校报里,有三期校报是“中心环绕式”排版,三期校报是“等腰梯形式”排版,两期校报是“直角梯形式”排版。
蒋书阅对比木雨画的五间教室的空间分布图,手指点在了“中心环绕式”排版的三期新闻上面,道:
“我们可以先把这三期校报排除了,这种排版方式和我们的教室空间位置完全对不上,剩下的就得看203教室到202教室的那条斜坡大概有多少坡度了!”
他们五间教室的空间连线图肯定是一个梯形。
但他们没法判断201教室与205教室、204教室与203教室是否在空间上水平对齐,所以唯一能够用来辨别五间教室到底是“直角梯形式”还是“等腰梯形式”的,只有那条斜坡构成的角了!
幸运的是,叶随刚才在下那条斜坡的时候就特意注意了这一点。
此刻,他说道:“那条坡道的底角大概呈45度,所以应该是‘等腰梯形’的排版方式。”
这样就能缩小范围了!
木雨将其他五期校报推开,将剩下属于“等腰梯形式”的那三期校报平铺开。
这三期校报分别是2月、4月、7月。
他又指出:“2月这期也可以直接排除了,它上面左边下来的三则新闻对应的社团种类分别是专业学习类、文娱体育类和社会实践类的,跟我们的教室空间位置没对上。”
他将这期校报丢开,范围再一次缩小。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面前,就只剩下了4月校报和7月校报。
胜利似乎已经近在眼前,大家的心跳都有点快,可眼前这两期校报却让人感到迷惑。
它们报道的社团不一,但是排版下来的社团种类却是一致的。
左排下来都是生活志趣类、科学创新类、文娱体育类。
右排下来是专业学习类,社会实践类。
这就能跟他们的教室对上。
从空间上来说,他们的教室位于左排垂直线上的,分别是201(cosplay社,生活志趣类)、204(手工社,科学创新类)、202(篮球社,文娱体育类)。
位于右排的两间教室分别是205(文学社,专业学习类)、203(小动物保护社团,社会实践类)。
所以,既然都能对上,那这两期校报中,到底哪一份才是正确的?
哪一份报纸对应的社团联办公室抽屉里,才有可能会存在怪物发生器?
他们是不是还缺少了一条关键的可以用来区分这两份报纸的线索?
“时间差。”木雨吐出这三个字,陷入沉思。
问题肯定出在那时间位移和时间差上面。
这二者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发挥了什么作用?
就像是有一道大题摆在了你的面前,它把题干、条件都给你了,你要做的就是解开这个问题,可往往就是“解开问题”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
一时之间,大家都在疯狂转动大脑。
所有人都有点心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即解开谜题,离开这危险的副本。
木雨也难得有点心急起来,两三秒后,他长吐出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一下,道:“我们来理一下吧!”
“目前为止我们其实只发现过一次敲门声的时间位移吧?”
李柯连忙道:“对,就是你在8:54敲响我们教室天花板上那扇门的时候,只有那次声音位移到了8:12,是被我们听见了的!”
那之后,他们敲响的小门连通的不是202就是205。
而这两间教室之前都有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在,因此就算声音真的发生了位移,他们也完全不知道。
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手上的线索才会大大减少。
单一一条42分钟的时间差线索,到底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蒋书阅提议道:“或者我和陆重年马上就准备准备,上去考核?”
“只要我们能考核通过,我们就能反向去敲203教室的门,只要能再拿到一组时间位移的数据,我们也许就能判断出来这种时间差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不对,这中间有个问题,”木雨蹙起眉头,“如果说敲门声都是位移到了‘过去’,那么这其实相当于是一种预知机制吧?”
大家愣住。
“假设你们俩在十分钟后考核通过了,回来敲了203教室的门,敲门声向前位移——而且这种位移肯定不是几秒钟、几分钟的问题,至少是十分钟以上,那差不多也就是现在——可叶随他们教室里目前为止也没有响起过这种声音吧?”
叶随和傅小驹也愣了愣。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对蒋书阅点头。是没有过这种声音。
大家逐渐反应过来——
木雨:“那么这不就还是那回事吗?”
“要么就是你和陆重年最终根本没有敲响203的门,要么就是你们的敲门声位移到了203教室没人的时候,也就是叶随和马儿上去考核的时候,或者更早,是叶随和祁山、郝佳上去考核的时候。”
蒋书阅顿时郁闷起来。
木雨说得有道理,可这样一来怎么感觉他们走进死胡同了??